喝,不時有那行人,被這吆喝聲吸引停下駐足挑選,看著這熟悉的一幕,讓許宣有種回到二十一世紀商業街的感覺,
這個時候,許宣真的想跟著人流,好好的將這杭州轉一個遍,不過想到一會還要回到府衙,下午沒準還要有不少事來做,便熄了這個心思,不敢在向遠處走,四下尋了一處還算干凈的吃食攤子旁,點了一份北方常見的湯餅,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
彼時大批北人南逃,所以現在的杭州,就像是一個大雜燴,北方的面食,南方的米飯,在這里都能看的見,尋的到。許宣在這南方的大宋都城里,滿街南韻的地方,吃上一份北方的湯餅,也并不稀奇。
這個時候,只見街面人群涌動,只聽一陣急促的鑼聲,街面上頓時熱鬧了起來,許宣舉目望去,只見一群赤膊的漢子,在這路邊開始賣藝,許宣看了一會,覺得無趣,旋即重新坐了下來。
這種街頭把式,對于許宣這種真正接觸過真功夫,粗通拳腳的人來說,沒有一點的吸引力。
“好,好,好”一陣激烈的叫好聲,不時的傳來,許宣微微皺眉,這群賣藝的恐怕不簡單,在這人群中,竟然還藏著“托”,拜許宣姐夫的職業所賜,在李公甫平日里說的街頭案件,許宣在耳濡目染之下,對于這些街頭賣藝的蠅營狗茍,也算是有些了解,尋常賣藝的,只是為了掙個辛苦錢,頂多騙人買些泡了當歸之類活血藥的黃酒,這些掙不了大錢,所以是不會請人當“托”的,可是,若是這些人有新的企圖,比如拐帶婦女兒童,那么,必定會有這些“托”來吸引人的注意,接著趁著混亂,將人擄走。
許宣從這桌子旁站了起來,只見遠處的那人群已然變得不小,國人喜好圍觀的特性,此時發揮的淋漓盡致,許宣略微看了一下,就已經從這人群中,發現了幾個人販子比較喜歡的對象,一個十二三的小丫頭,長得皮膚白皙,細眉大眼,頗為可愛,不過,她當然不是自己出門,在旁邊,一個中年男子,明顯是她的父親。
另外一個,則是一個中年婦女,懷中抱著一個兩三歲,留著瓦片頭的小男孩,此時這孩子似是也被這場中情景吸引,一雙小拳頭僅僅攥著,烏黑的大眼睛,緊緊的盯著場中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