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金鑾殿。
正在進行早朝。
不過皇帝和眾大臣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沒什么心思商議其它朝政。
大楚皇朝的頭等大事,莫過于這第三輪的“國試”,將選拔出二百名通過國試的舉人。
這是科舉新政,最重要的一個關節。只要通過“國試”,保底也是朝廷小吏,吃上官家飯碗。
兩百名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吏,即將出現在朝堂上。
皇帝項燕然和三公九卿眾大臣們都在等著這次國試的神秘考卷。
選出的官員如何,當然要看考卷。
這份國試考卷的保密性做的太好,除了小昏侯之外,無人知曉。
“皇上,國試考卷到了!”
幾名太監匆匆而至,帶著一百余份考卷,趕到皇宮。
金陵貢院的考試正式開始。
太監們終于在金陵貢院,拿到了國試考卷,趕緊送來給皇帝和眾大臣們過目。
皇帝項燕然隨手取了一份考卷。
這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采取科舉大考的方式來從整個大楚遴選人才。
他當然很好奇,小昏侯出的國試考卷。
這份國試試卷一共只有九道題,比之前的縣試和郡試少多了。
“國試第一道題——天文算術考題。
請聽題
一紙厚一毫,對折一次增高一倍。如果反復折疊四十一次,厚度可從大地達月亮。那么,大地到月亮之間多遠?請寫出每次折疊的計算過程!”
項燕然愣住了,臉上抽了一下。
從地面到月亮多遠?
他發現。
第一道題,就把他難住了。
身為皇帝,他也算是通古博今,閱書無數但怎么計算這道題,他不知該如何下手。
先不管這道題了。
看下一道題。
“國試第二道題——物理算術考題。水,為何成冰,為何化氣,消失不見?解釋其中原理。”
皇帝項燕然拿著手中的茶杯,懵了半天。
這道題,每一個字都能看懂。
但是組成一句話,他就看不懂了。
水為什么成冰,水為什么化氣?
你問我?
我問誰去?
他怎么知道?!
“國試第三道題——歷史演變和農耕考題石器、青銅器、鐵器、鋼器,從古至今的農具變化,對增加耕地和增產糧食起到多少效果,增加多少人口,增加多少國力?”
“算了,下一道!”
“國試第四道提——醫學考題大楚發生過多少瘟疫。瘟疫的種類,對皇朝和社會造成多大的危害?什么情況下爆發,以及如何治療、防疫、隔離?”
“算了,朕還是回頭去做第一道題,試一試折紙吧!”
畢竟,折紙容易一點。
皇帝項燕然拿出一張空白的昏侯紙。
不就是對折嗎,多輕松啊!
項燕然暗道。
折一下,兩毫。
折兩下,四毫。
折三下,八毫十六毫三十二毫六十四毫。
折八!
呃,完蛋,折不動了。
這張紙要折多少下,才能疊到月亮上?
皇帝項燕然使勁全力,也沒折到第九下。至于計算,算到十多次之后,他就不知該如何算下去。
項燕然頹然放棄了。
他堂堂大楚國皇帝,一道題都答不對。
小昏侯是從什么古書上,搜刮了這些稀奇古怪的考題?!
朝堂上,大臣們也在拼命解題,不時交頭接耳碎碎低語。
“小昏侯這考題出的太扯淡了,太沒有水準了。
一張薄紙折疊四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