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楚天秀、丞相孔寒友、御史大夫王肅上朝,一起向皇帝遞交了第三輪國試的前二百名舉人分數名單。
“庚子科舉,第三輪國試名單東方粟五十七分、桑弘陽五十一分、朱賣臣四十分、張燙三十九分、東郭襄陽三十八、孔徑三十六分、蘇伍三十五分、汲暗三十三分?!?
皇帝項燕然和眾朝臣們拿到這份名單,都面色震驚,不由面面相覷。
雖然分數不全代表能力。
可是,國試考卷有多難,皇帝和眾大臣們心中是有數的。他們這些大臣自己,估計也就二三十分的水準。幾十名大臣和博士湊在一塊,也就勉強能解答出四五十分的樣子。
東方粟、桑弘陽高達五十分以上,比其他秀才們遙遙領先一大截。
這,這簡直不可思議。
“這國試舉子名單無誤?這東方粟、桑弘陽何許人也?”
項燕然面色錯愕。
“請丞相和御史大人,稟報吧!”
楚天秀一笑,回頭看了看丞相孔寒友和御史大夫王肅。
“陛下,臣等三名主副考官一起批卷確認無誤?!?
“東方粟,出身平原郡人氏,自詡諸子百家無所不通?!?
“桑弘陽,出身洛陽富商,精于心算,商家,最通市井買賣?!?
“朱賣臣,吳縣人氏,寒民,家貧好學,賣柴為生,通讀百家。”
“張燙,杜陵人氏,法家弟子,精通律法,通讀百家。”
“東郭襄陽,齊國人士,鹽商子弟。”
“孔徑,南陽人氏,鐵商子弟?!?
“蘇伍,金陵官宦子弟,縱橫學?!?
“汲暗,濮陽人氏,官宦子弟。黃老之學?!?
“以上人等,臣一一面見,的確個個都是罕見的人才,非常人能及。這份名單,臣無話可說。”
丞相孔寒友無奈的稟報。
他起初以為這份國試考卷,無人能對答。
可是,結果讓他感到錯愕,這大楚皇朝藏龍臥虎。
只是,排名最前面的一群秀才,幾乎都不是儒生,也不是門閥勛貴士子。他們出身于各地的平民、富商、大地主、官宦家庭,卻是所學博雜,忽然一夜之間冒了出來。
不過,讓孔寒友稍微心慰的是,這樣的人才終究是少數。
前二三十名,很多是這些奇怪的人。
而在三十名到一百名之間開始出現數眾多的門閥士子,以及少量的儒生。
在一百名到二百名之間,開始出現大量的儒生。畢竟儒生的人數最為龐大,人多勢眾,挑完了前面的一批,總算輪到他們了。雖然他們分數也才一二十分不到。
門閥勛貴士子們、儒生們雖然在大考中沒有出類拔萃,卻也占了相當的數量。
這個十分意外的結果,讓孔寒友和王肅都默然,最后接受了。
皇帝推行庚子新政,要從天下選才,定然不是選那些庸才。國試最前面那一小撮,幾乎清一色的頂尖級人才。
這份國試名單,顯然讓儒派、門閥勛貴派,還有皇帝,都會感到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