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們加起來,至少有數十萬的大軍,比大楚的中央軍還多。
解決掉這些諸侯王,才是心腹之患。
如今大楚皇朝的庚子新政正在推行,選拔朝堂官員的科舉考試改革,已經基本完成,選出來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只要每年繼續下去就行了。
那些庸庸碌碌,不求上進的門閥士子們,不拼命學的話,極少能中進士。
連儒生也不多。
考中的這群進士,都是極為務實,有實干的人才。
也是時候,開始準備廢黜掉這些割據一方的諸侯王了。
欲廢諸侯,先斷財路。
有錢才能養大軍。
“《禁私鑄銅幣策》,小昏侯能在殿試上獻此策,可見他是一片忠心赤誠,沒有什么野心!
讓小昏侯在早朝,上書此策,交由眾臣商議。
斷了諸侯王們的財路,也斷了那些野心家之路。”
皇帝笑了笑,說道。
此策,是個好東西。
那些諸侯一個個富得流油,就是因為自己在封地內大量的鑄造銅幣,錢多的幾乎用不完。
諸侯的錢財,估計有三分之一來自鑄造銅幣。
另外還有三分之一,來自鹽、鐵、酒等暴利的買賣。
最后,來自商稅,百姓上繳的征糧。
錢多、養兵,便尾大不掉。
此策是釜底抽薪之法,把諸侯王的財政,一下挖走足足二三成。諸侯王不敢造反的話,那就只能削兵減政。
“是!”
蔡和大太監心頭一震。
猛招!
終于要來了!
讓小昏侯在早朝,公開獻上此策。
這會極大的打擊諸侯王。
順便,還能打擊一下天下門閥、王侯、勛貴、豪強大族的財力,大增大楚中央朝廷的財力。
私鑄銅幣的,不僅僅是諸侯王。
那些皇室王孫、王爺、公主、郡主、門閥、強豪,但凡家里有封地、山地,封地內有銅礦的,都會開采鑄造銅幣。
朝廷鑄造的銅幣,還不到天下銅幣的一半。光是這筆收入,至少財政翻一倍有余。
此策一出,這是要惹來天下王孫、豪強的怒罵。
這口招人唾罵的大黑鍋,皇帝自己肯定是不背的。
只能讓大臣來背。
既然是小昏侯的殿試之策,那就小昏侯背起來。
天下的罵名,都沖著小昏侯去。
如此,小昏侯更不可能絲毫存在造反的可能。天下強豪恨之入骨,還有誰會支持小昏侯?
想到這里,蔡和大太監不由有些同情起小昏侯來。
終究是皇帝老辣啊,翻云覆雨之間,把這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
至于小昏侯反正之前金陵大紈绔之名,被天下讀書人罵了十多年,再被勛貴、強豪多罵幾句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