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這些朝臣,就連皇帝都沒辦法給昏侯府治罪。
難怪老昏侯到處借債揮霍,小昏侯到處惹是生非,皇帝和沈太后也沒給昏侯府治罪。
都是這道太祖的這道圣旨在作祟?沒辦法治昏侯府!
還是沈太后想了一個(gè)法子,把小昏侯送去平王府上門入贅了,才徹底斷了昏侯府這條萬代昏庸之路。
“眾位大臣,你們覺得老昏侯這個(gè)提議如何?給昏侯,改一個(gè)賢明侯?”
皇帝淡然的問道。
眾王侯、朝臣面面相覷,無人敢答。
太祖的圣旨哪有這么容易改,太祖貶黜先楚王熊心為昏侯。改了稱號(hào),這是要翻案啊!
況且,昏侯要是成了賢明侯。
他們這些大臣算什么,迫害賢明侯的昏庸奸臣?他們反倒成了反面人物了?
這更是一個(gè)大火坑,更不能跳啊!
老昏侯搖身一變成了賢明侯,拿著這道賢明圣旨倒打一耙,他們都要倒霉。
“看來封號(hào)還是不能改啊!”
皇帝項(xiàng)燕然淡淡道“太祖這道圣旨,朕是知曉。
昏侯一門,奉旨昏庸嘛。只要不造反,一切都好說。膽敢妄議太祖圣旨者,杖責(zé)三十大棍!
昏侯府是否昏庸一事不提了。就事論事吧,你們繼續(xù)商議《禁私鑄銅幣策》吧,不得再提小昏侯!”
眾王侯、眾臣們頓時(shí)懵了。
臥槽!
大事不妙。
小昏侯獻(xiàn)的《禁私鑄銅幣策》,推動(dòng)新政。
為政之道在人。
人在,政在。
人亡,政亡。
要阻止此策的施行,只要把人干掉,就人亡政息了。
所以打掉小昏侯的囂張氣焰,不是把《禁是鑄銅幣策》策干掉。
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小昏侯治罪,拉去菜市斬了,也就沒人敢再提《禁私鑄銅幣策》這件事情了。
可是,老昏侯在金鑾殿上,拿出這道太祖圣旨,把小昏侯的一切昏庸的罪名都洗干凈了。
小昏侯只要不起兵造反,該干嘛干嘛。太祖皇帝讓他奉旨昏庸,自然是越昏庸越好。
他們接下來怎么罵?
皇帝不讓罵小昏侯了,他們沒有批判的對象了啊!
任由他們怎么痛罵《禁私鑄銅幣策》,都傷不了此策背后的小昏侯一根寒毛。
動(dòng)不了小昏侯,小昏侯就能繼續(xù)推動(dòng)《禁私鑄銅幣策》。
這是釜底抽薪,過河拆橋!
楚天秀都驚呆了。
他原本還指望著,有皇帝在大殿上頂著,天塌下來也不怕,能頂住眾王公大臣的嘴炮,推行新政。
沒想到,昏侯老爹的戰(zhàn)斗力爆表,這么彪悍,祭出太祖皇帝的圣旨,一出馬就把這群王公大臣們懟的罵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