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密謀
吳國都,會稽。
吳王宮。
從帝都金陵城飛出的一封飛鴿傳信,飛快的抵達大楚眾諸侯之一吳王宮殿內(nèi)。
項弼和妃妾們正在歡愉,收到侍衛(wèi)送來的密信,不由面色一變,大怒摔杯,拍案而起,“這小昏侯,膽敢如此欺本王!
慫恿皇帝,一道圣旨便要封禁天下銅山,只準朝廷鑄幣,嚴查私鑄銅幣。
我吳國自立朝以來,世代鑄幣,憑什么說封就封?
吾兒,你來看看,這小昏侯都干了什么好事!”
“是!”
吳王世子項賢立刻接過密信來一看,頓時目露陰毒之色,“又是這個小昏侯在搞鬼!”
之前在秦淮河畔煙雨畫舫,小昏侯和太子項天歌,百般嘲諷于他,太子甚至丟擲飛劍傷了他的下體,讓他從此不能人道。
若非他早有子嗣,恐怕世子之位都不保。
這是不共戴天之仇。
從此他便暗暗發(fā)誓,必報這奇恥大辱。
總有一日,他要助父王奪了這大楚皇朝的天下,自己當上太子,將這痛苦百倍還給太子項天歌和小昏侯。
只是,造反也要講究時機。無緣無故造反,沒人支持,容易被鎮(zhèn)壓。
最好是朝廷倒行逆施,天下諸侯和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紛紛造反才好。
否則名不正言不順,沒有人愿意追隨。
他苦無機會。
現(xiàn)在,這個機會終于來了。
小昏侯居然獻上《禁私鑄銅幣策》,禍害天下諸侯和滿朝的權(quán)貴,皇帝居然同意了,朝廷這是要一舉惹怒眾諸侯。
“父王,明上是小昏侯獻策。但實際,皇帝這是要用刀子割我們諸侯的肉啊!
我吳國每年鑄銅幣十數(shù)億,乃是吳國的一大收入。
現(xiàn)在朝廷要封禁天下銅山,我吳國至少要損失四五分之一的錢財。我吳國財力富庶,養(yǎng)精兵數(shù)萬,花的就是這些鑄造銅幣的錢財。
損失如此之重,這是絕無法容忍的!干脆,反了它!”
項賢咬牙切齒,獻言道。
“你的意思,不忍了?但為了這件事情造反,是不是有些過了?!”
項弼瞇著眼睛,問道。
自從金陵城回來,世子項賢重傷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斷了根,受奇恥大辱的刺激,日夜發(fā)奮苦讀治國韜略、兵書戰(zhàn)策。
已經(jīng)成為他治理吳國最得力的助手。
“斷然不能忍!”
項賢恨道:“這《禁私鑄銅幣令》,雖然不足以致命,但卻是鈍刀子割肉,一點點抽我們諸侯的血!
兒臣敢斷言,小昏侯在慫恿朝廷禁了銅幣之后,還會繼續(xù)下手,從諸侯身上搜刮更多的錢財。
指不定,還會禁絕其它。
長此以往,我眾諸侯國定然血盡而亡。等到眾諸侯國血流耗盡,疲憊不堪之時,便動用最后的手段——削藩。
這就是小昏侯和皇帝最陰毒的地方,他們不急著逼我們造反,而是先割肉放血。
我們決不可坐以待斃。除了造反,無路可走。
當然,兒臣以為,造反也不能太過倉促。
朝廷的實力極強,光是我吳國一國之力不行,還需要聯(lián)合眾諸侯一起動手才行。
父王當立刻派人,聯(lián)絡楚王、趙王、膠東王、膠西王、淄川王、濟南王他們十余位諸侯王,對朝廷橫征暴斂也是早有怨言,只是隱忍而已!
我們先聯(lián)絡眾諸侯們,都準備好刀槍兵馬。
一旦時機成熟,眾諸侯們便揭竿而起,天下群雄奮起,圍攻帝都,奪了這大楚的天下。
到時候稱皇也好,稱帝也罷,項家眾諸侯們共分這天下。”
“好!”
吳王項弼眸中精光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