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襯著,沒有官官相護,那是寸步難行,被坑了都不知道是誰下的手。
他把持著丞相之位,能夠極大的調動整個大楚的資源,提攜儒家骨干,鏟除政敵,來施展他獨尊儒家的夢想。
“是,主相大人,屬下立刻去辦!”
小吏連忙道。
孔寒友安排了賑災款之后,再次入宮面圣,稟奏此事,“皇上,丹陽郡出了旱情。老臣已經從國庫撥掉十萬兩銀子,給丹陽郡抗旱救災。”
“丹陽郡大旱!?朕聽說,吳王治下的會稽郡,也是大旱,旱了快兩月了,正急的冒火呢。這次旱情,怕是遍布江南各州郡縣啊!”
皇帝項燕然聽了奏報,不由皺起眉頭,嘆道。
“皇上,種糧靠天吃飯,天不下雨,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次旱情還不算特別嚴重,會讓春糧小幅的減產,但不至于絕收。
如果再過一二個月,夏耕時候還不下雨,會影響下半年的夏秧播種,那就是真出大事了。
只能盼著,早點下雨吧。”
孔寒友無奈道。
“還有兩個月,應該能下點雨吧。朝廷諸事繁多,抗旱救災,處處是用錢的地方。丞相大人,可有法子弄些銀子?”
項燕然問道。
“這還需在早朝上,集思廣益才行。”
孔寒友苦笑。
弄銀子,當然有辦法。
小昏侯一道《禁私鑄銅幣策》,不就弄回了大筆銀子么,讓大楚國庫收入暴增近一倍。
再找幾個類似的法子,還能再增不少。
但這是得罪人啊!
整個大楚皇朝的王侯權貴,尤其是諸侯王們都恨小昏侯入骨,就差把他抓去扒皮抽筋,千刀萬剮了。
法子,得讓別人去提。
他自己這相位得來不易,是萬萬不能以身犯險,遭到王侯權貴的攻訐。
皇帝知道孔寒友不想干這得罪人的事情,也沒有追問下去,道:“對了。孔卿,你前日上報,見全國郡縣大考放在上半年,這是為何?”
“朝廷正在進行諸多的新政改革,下半年定然是諸事繁重。臣以為,全國郡縣大考,早些處理完,選拔一批得力的大臣加以提筆,有利推動新政。”
孔寒友躬身道。
“哦~!”
項燕然目光微微一動。
難得啊!
丞相居然主動提新政改革。
選拔出一批得力能臣,也正是朝廷推動新政,急需的事情。
那些庸庸碌碌,尸位素餐,毫無政績的縣令們也好早些滾蛋,讓這次科舉大考的二十名新科進士們好去上位。
“行,那丞相府就抓緊操辦此事吧!朕等著看,這全國郡縣大考的政績。”
“是,臣告退!”
孔寒友離開皇宮。
平王府。
虞園。
楚天秀收到了李敢年喜洋洋的表功信,居然做成了一筆大生意,跟丹陽郡太守謝安然,談成了一筆幾萬兩銀子的水車生意。
水車大賣?
這倒是讓楚天秀有點意外。
這水車他是之前隨手設計做出來的,只是為了解決丹陽縣農夫人手不足的問題。
順便也防備萬一。
畢竟,古代種田都是看天吃飯,保證灌溉的水源,是重要的事情。
比水車更好的辦法,是興建一些水庫、水壩,囤積大量的水資源。
只是興建水壩這種事情工程太大,危險程度極高,稍有不慎就潰壩,只有朝廷來做這大工程。
他建不了水壩,目前也就干點造巨型水車之類,技術夠用,成本也低廉的活。
沒想到一個旱情,丹陽縣一下就接到了幾萬兩銀子的巨型水車訂單。足夠全縣的鐵匠,木匠們,忙碌好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