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吳霈、王顯、張高三名大將聽令,各帶三萬步卒前往其余城門。不過,他們手里只有最簡陋的爬墻木梯子,沒有別的攻城器械了。
城南,剩下近十萬吳軍主力。
其中三個精銳步兵萬人營,一萬八千多的精銳騎兵,五個雜兵萬人營。
很快,丹陽城的四面城頭,都開始燃起了戰火。
丹陽守城的兵力還是很充足,多達五六萬人,而且幾乎都是朝廷的精銳步兵。
每面城墻上布置個兩千精銳步兵便足夠守城,倒也不用擔心被雜兵上城頭來。
楚天秀和李虞,帶著十余名將領,都在丹陽的南城門,和城下的吳軍主力對峙著。
“兩個雜兵萬人營,對南城門兩側城墻,開始進攻。”
“三十輛尖頭攻城車,輪番進攻南城門!”
“五十架三丈高的云梯,離城墻一百五十步,弓箭手對城頭,射油火箭矢,進行壓制。”
“五十架拋石機,推進到離城墻一里,對城頭進行拋石射擊!”
吳王項弼喝道。
之前在攻打宛陵郡城的時候,為了攻下兩丈半高的宛陵城墻,吳軍二十五萬大軍造了許多的大型攻城器械出來。
但是行走緩慢,新進速度不到步兵的一半。
這一大批的大型攻城器械,在幾千雜兵步卒的護送下,吊在吳主力大軍的后面,落后了一大截。
吳王暗暗留下一萬輕騎兵,離的不遠,保護這些攻城器械,盼著宛陵城的一萬多守軍出城,來破壞這些器械。
可惜,謝安然沒上鉤,死守著宛陵城,一個兵也沒派出去。
吳王感到可惜。
若是謝安然派兵出城來破壞這些攻城器械,他還能立刻殺一個回馬槍,說不定能把宛陵城給一下拿下。
可惜,只是想想而已。
謝安然沒有上鉤。
吳軍的主力昨夜便到了丹陽城下。
而這些重型器械在路上,足足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深夜里還點著火把趕路,到了今天正午,才抵達丹陽城下。
正好可以排上用場,用來攻打丹陽城頭。
光是這些云梯,高達三丈,上面是一個平臺,可以站幾十個弓箭手,以方便對宛陵城進行射箭壓制。用來對付一丈高的丹陽城,當然是更是居高臨下了。
除了這些大型攻城器械之外,其余大大小小的各種中小型的攻城器械,也是多不勝數。不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甚至不明白它們的用途。
用來攻打兩丈半高,堅固的宛陵郡城,這些攻城器械的威力有點弱。攻打一座小小的低矮丹陽縣城,它們威力還是相當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