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箭矢。雜兵只適合,跟在主力后面,撿便宜。
雜兵拿不下南城門,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的目光再次看向斜坡木架處。
斜坡木架周圍,是朝廷一萬精銳步兵。
而進攻一番,同樣是吳軍精心煉成的一萬精銳刀甲兵。
雙方都是正在的精兵,披著鐵甲,防御力極強。
兩支萬人大營,在城墻下五百長的斜坡木架,已經完全打在一起,展開兇狠的爭奪戰(zhàn)。
丹陽守軍是重步槍盾兵,盾牌層層疊疊,一排一排,長槍如林。
吳軍更多的是刀甲兵,護送著十臺撞城車,往前推進。
“殺——!”
“攻過去!”
“撞開他們的盾牌!”
大將蔣巍,護在一臺撞城車的旁邊,厲聲高吼著。
撞城車猛的撞在一塊盾牌上,頓時把盾牌后面的撞重甲兵給翻。
立刻,五六名刀甲兵從縫隙里擠了進去,朝那些長槍兵劈砍過去,周圍幾名長槍兵立刻被砍翻在地。
但是,后排的長槍齊刷刷刺了過來。
那些刀甲兵們,眨眼間被刺成了刺猬。
后面的長槍兵立刻提著盾牌沖上去,堵住被撞開的缺口。
兩支萬人大軍完全交織在一起,誰也占不到大便宜,殺得難解難分。雙方死傷,都是幾百人數。
而丹陽城頭上火槍兵、炮兵,正在和吳軍的云梯、投石機在彼此一輪一輪的對射,也無暇去管他們。
吳王項弼不由深吸一口氣。
突破口,還是在斜坡這里。
這一萬精銳刀甲兵,要是能攻破丹陽守軍的重步大陣,沖上斜坡,站住丹陽城頭,此戰(zhàn)就贏了。
他的時間不多。
半個時辰!
最多半個時辰,李羽率領的一萬弓箭兵大營,五十臺拋石機和五十臺云梯就會被摧毀。
那個時候,丹陽城的一百門炮和六千名火槍兵將能夠騰出手來,對付斜坡處的這支萬人精銳刀甲兵。
那個時候想要再攻破這道斜坡,幾乎不可能了。
可是,雙方的兩支萬人大營在斜坡處死戰(zhàn),完全混在一起。別說半個時辰,就算血戰(zhàn)一天,也打不出一個勝負來。
吳王項弼斟酌了自己手里剩下的籌碼。
二十萬大軍為了鋪設出這道斜坡木架,直接陣亡了一萬多雜兵。
丹陽城的東、西、北門,各有三個三萬雜兵大營,共九萬雜兵正在攻城。有多少效果,不好說。
南門,他出動了一個精銳弓兵大營和所有攻城器械進行遠射牽制火槍兵和炮兵,已經陷入了頹勢。
一個精銳步兵大營在主攻斜坡,和守軍血戰(zhàn)。
三個萬人雜兵攻打南城門和周圍的城墻。
吳軍多達十六萬大軍,正在拼命攻城。
丹陽城的五六萬守軍定然全部都上了四面城頭,在各段死守城池,以防任何一處被突破。
他現在還有兩支萬人精銳輕騎兵營、一萬精銳步兵、兩萬雜兵,并未出動。
輕騎兵營幾乎上不了戰(zhàn)場。
他真正能動用的,還是那一萬精銳步兵。
這一萬精兵,必須精心挑選一處丹陽城的薄弱突破點,一擊必中。
“大王,微臣仔細觀察了!丹陽守軍的六千火槍兵、一百門小鋼炮全在南城門。集結了一萬重甲兵,五千名弓箭手。
其余三面城墻,各有三千名刀甲兵,一二千名弓箭手。最薄弱的在西門,城墻年久失修。
丹陽還有兩萬名輕騎兵,在城內按兵不動。不過,各個城門都有很多拒馬和砂石堆,他們暫時也出不了城。”
一名謀士在吳王項弼,低聲道。
“嗯!”
吳王項弼眸中閃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