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秀聽了孫老匠的苦勸,不由頗為詫異的看了他一眼。
看來,古人還是知道,樹皮遠比麻皮要廉價。如果能夠用樹皮纖維來造紙,他們自然不會非要用昂貴的麻皮造紙,跟平民百姓爭布衣原料。
但知道歸知道,解決不了技術問題。
樹皮里含有大量的木素、果膠、蛋白質,份量遠比麻皮高。這直接導致了樹皮脫膠打漿的難度,遠高于麻皮。
樹皮脫不干凈膠脂,造出來就是“油紙”。水都粘不上,更別說墨汁了。無法書寫的紙,古人拿它來干嘛?
造紙需要好堿。
有了優質的堿,才能造出優質的紙。
蔡侯紙就是解決了這個關鍵難點,才得以真正普及造紙術。
“樹皮難脫膠脂,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生石灰的堿性不夠。直接改用堿性更強的草木灰來脫漿,效果好許多。”
楚天秀一笑。
孫老匠人用的是生石灰。
蔡倫改用草木灰。
都是天然存在的堿,石灰和草木灰的堿性強弱的改變,令樹皮可以用于造紙,給造紙帶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自蔡倫之后,后世一兩千年造紙,幾乎都是用草木灰。
但在這之前,麻紙匠人顯然沒有注意到草木灰的用途。
“草木灰這能用嗎?”
孫老匠人一聽,心里犯嘀咕。
這草木灰比生石灰的來源更容易,灶臺底下全是草木灰,都不用本錢。
可是,他沒聽過,草木灰可以用來替代石灰。
也不知道這位從來不干粗活的小侯爺,是哪里來的信心?
“試試便知道!”
楚天秀道。
這座麻紙作坊囤積了一些原料,造紙工具也都是現成的。
他們在簡陋的麻紙坊,實驗草木灰的效果。
楚天秀讓孫老匠直接用兩口大鍋,沸水熬煮麻皮,分別加入草木灰和石灰,看看脫膠脂的效果。
一個時辰之后,兩鍋麻皮出鍋。
孫老匠人粗糙的手不斷搓揉兩種麻皮,仔細打量。
一口鍋已經完全脫膠,而另一口鍋卻只脫了很少量。用草木灰熬煮的麻皮,脫膠的效果,明顯要高于生石灰熬煮麻皮。
他看到兩種麻皮的脫脂效果,終于露出驚色。
改用了草木灰,脫膠效果果然是大幅提升。用來脫樹皮的膠脂,效果定然也要比生石灰好太多。
這就是匠人最心動,夢寐以求的技術啊!
“好太好用了!”
孫老匠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低廉的樹皮一旦能夠用于造紙,那么造紙的成本大幅降低。
整個大楚買紙的書生文人,多的如過江之鯽。
他這小造紙作坊能賣多少紙啊!
楚天秀笑道,“本侯爺在城外有幾十畝荒地,準備造一座大型造紙作坊。已經派人去平整土地,興建作坊,請一批工人來了。
孫老匠,你坐鎮這新造紙作坊,負責給本侯爺造紙。
記住,造紙術最關鍵的技術,此乃本小侯爺的不傳之秘,不得外泄,免得有人跟我們爭造紙業。”
他尋思著,時間久了,造紙術最后還是會泄露出去。
但至少前幾年要嚴防死守。
把造紙作坊的本錢掙回來最好還能掙一筆銀子給李虞,省的她以為自己這小昏侯,只會胡亂花銀子。
“是,小人定會嚴加保密!小人親手造脫脂水。其他人只幫襯一些不相干的粗笨活,不讓他們參與秘術。”
孫老匠人連忙。
楚天秀隨后又參觀了一下孫老匠的簡陋麻紙作坊,看看孫匠人家用的造麻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