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小昏侯哪怕是把昏侯紙的價錢,降低到一文,他也能吃一半的高額利潤,賺大筆的錢財。可他,他居然開價二十文這是在搶錢啊!
唉,這大楚也只有小昏侯,有膽子敢干出這種事情。”
董賢良嘆氣道。
孔寒友再度陷入沉默。
昏侯紙的成本出奇的便宜,比竹簡還便宜。
那么以紙代簡,還有問題嗎?
一卷百頁書,不過上百文銅錢。天下儒生、士子,都會第一時間丟棄竹簡,改用極為輕便的昏侯紙抄寫書籍。
學子們千里求學,再也不用為無法攜帶書籍而犯愁了。
這一切的前提是小昏侯舍得把紙價降低下來。他的后臺太硬,很難逼迫他。
不管了。
明日早朝,他便上書陛下,表彰小昏侯的造紙大功,盡量讓昏侯紙推廣到整個大楚的郡、縣、封國。
讓天下文人士子,早日都可以用上昏侯紙。
孔寒友心意已決。
“小昏侯造紙,乃是天下奇功。他雖然紈绔,但憑造紙奇功一件,足以抵消早先無數頑劣之事。吾明日早朝,跟陛下奏報此事。
此事你們就不用再管了至于昏侯紙的成本,不可入第四人之耳。以免得罪平王和小昏侯。”
孔寒友正色道,“對了,臘八的殿試策問就快到了。你們二人這幾日便在孔府里安心讀書,做學問。早日出仕,協助君王,匡扶天下社稷!”
“是!”
“弟子謹記,定當全力以赴!”
董賢良、晁方正立刻一起拱手。
心中都是對恩師無比的感激。
孔寒友身為御使大夫,手中每年有一個歲舉的舉薦名額。再加上孔府還有一個名額。
孔氏身為大楚的大族,府中眾多孔氏子弟,都在等著舉薦出仕的機會。
但孔寒友依然將這兩個名額,給了他們這兩位得意弟子。
此乃恩師之大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