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破曉。
天微蒙蒙亮,當?shù)谝豢|金色的光芒灑落在金鑾殿之上,折射出金朦朦一片絢爛華光的時候。
皇帝項燕然的御駕,終于在一大群太監(jiān)和禁衛(wèi)的隨扈下,抵達金鑾殿,登上皇座。
“皇帝駕到!”
蔡和大太監(jiān)曳著尖嗓子。
“吾皇萬歲!”
眾舉子們紛紛匍匐,叩首跪拜,心情異常激動。
對于他們中間很多人來說,這輩子或許也就殿試這唯一一次機會,在金鑾殿瞻仰圣容。
從此以后只能遙望金陵皇城。
殿內(nèi)有暖爐。
項燕然脫了大裘,垂拱而坐,望著眾年青的舉子們,笑道“平身!”
“謝圣恩!”
眾舉子起來,在團蒲上正襟危坐,桌上平鋪著早已經(jīng)寫好名字的竹簡,提筆做好了準備。
楚天秀抬頭,提筆,好奇的看了一眼。
或許是因為很少見到,他對皇帝的印象并不深。
這位把他貶入平王府當贅婿的大楚皇帝,也就四五十歲的摸樣,算起來依然是青壯年,相貌威嚴,略有滄桑之色。
頗有幾分太祖皇帝西楚霸王項羽的遺風。
據(jù)平王府的史料上記載,這位皇帝臨朝這些年,施行的是“黃老之術(shù)”,無為而治,與民休息。除了年青時北征匈奴之外,也沒干什么大事。
“朕”
項燕然淡淡道。
皇帝開始發(fā)話了,每一個字都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璣。
滿殿的眾舉子屏息凝神,仔細傾聽,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心憂啊!”
皇帝似乎有些惆悵,輕嘆。
殿內(nèi),陷入短暫沉寂。
眾舉子們更加傾耳凝聽。
皇上心憂?
好,好事啊!
我等舉子前來殿試,就不就是趕來為皇上分憂。
您心憂什么?
說來聽聽。
咱們這些舉子,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全是解憂之術(shù)。
蔡和大太監(jiān)在旁等了一會,抬頭一看,皇上已然拿起了桌上的一道簡奏批閱今日的奏折,沒有再開口的意思了。
蔡和大太監(jiān)懂了,題目已出完,開考吧。立刻上前幾步,點燃殿內(nèi)一座香爐的燃香,尖聲道
“已亥年十二月初八,臘八殿試,正式開始!一炷大香后收卷。請眾舉子開始答題!”
眾舉子們都提著筆等著皇帝說心憂呢,幾乎都懵了,神情錯愕。
呃~?
三個字,就出完了考題?
不是,皇上您倒是把自己心憂的事情,具體說一兩件出來啊!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嘛!
您不說自己心憂什么,就這樣模糊的感嘆一句。大家都聽的稀里糊涂,難以猜出皇上的圣意。
這題可怎么解答啊?!
燃香已經(jīng)開始燃燒了。
眾舉子們一肚子的疑惑,可是沒法問。
只能絞盡肚腸,拼命想怎么解題。
當然了,皇帝這三字策問,還真不是胡亂出題。
這三字題出自《孟子·告子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句節(jié)選。
這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治國雄文。
說的是,國內(nèi)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舉國上下安于享樂,那么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
皇帝說自己心憂,心里煩得很,這題多半是由此句引申出來。
讓眾舉子們給他解解心憂。
當然了,也能在《詩·王風·黍離》里,找到這么一句原話“知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