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雖然對小昏侯態度不怎么樣。
但小昏侯正在和李自然老神仙煉長生仙丹,如今在沈太后面前,正得寵呢。
想動小昏侯,得沈太后點頭。
拿這首“嘲諷詩”為罪名告狀,沈太后聽了,怕是會哈哈一笑,親自改叫項天歌為“祖母的鵝心肝啊!”
沒有沈太后點頭,這嘲諷詩的罪名,能扣的下去?
平白的得罪了小昏侯,卻沒什么戰果,那是瞎折騰。
關鍵是,孔寒友也不太想得罪小昏侯。
小昏侯雖然性子紈绔,到處得罪人。
可自打小昏侯造紙成功,為儒家期待已久的“文運盛世”的到來,立下不世大功。
他便將小昏侯,視為天然的“盟友”了。
既然是“盟友”,那非但不能貶低,還要夸耀。
孔寒友稍一尋思,心中有了計較,朝皇帝拱手道“臣斗膽,來品鑒一二。
這《詠鵝》通篇上下,全是用的褒義字。
鵝鵝鵝,三字疊用,高亢嘹亮!
曲項向天歌,意味高瞻遠眺,志向高遠也。
白毛,象征品格高潔也。
紅掌,勤奮也。
清波,意喻天下大治,清廉如水也。
表面上似乎是一副簡潔的白鵝兒戲水圖,實則以鵝之高潔,喻人。
小昏侯這首《詠鵝》,這‘詠’字,分明是在盛贊太子!
又有隱喻,以詩勸誡太子,以鵝為榜樣,志在高遠,品格高潔,殷勤努力,行為廉潔。
這首詩,生動形象,是極品好詩。
小昏侯贈送太子《詠鵝》一首,滿腔都是規勸太子上進之心,其深厚的友誼,令臣感動,此詩足以名傳千古,令天下人傳頌贊美!
還望太子,能明白小昏侯一番苦心和美意,笑納此詩。
太子尚且年輕,還不太懂此中真諦待他哪日想明白了,懂了,他方會明白,小昏侯用心之深,這份深厚的友誼何等珍貴!”
孔寒友最后還總結了一句,“小昏侯信手而來,以太子之名,完美無瑕的融入詩內,作詩的功底,已經是超凡入圣。臣自愧不如,絕無法做到如此程度!”
眾大臣們聽了,瞠目結舌,大為贊嘆。
這!
神一般的解讀!
小昏侯作詩固然是非同凡響。
可你御史大夫孔寒友的功力,也是非一般的雄厚,硬能把一團漆黑,說成雪白高潔。
還讓人忍不住,覺得你說的好有道理!
不過,孔寒友有一點說的也沒錯。
這首《詠鵝》的確真不一般,小昏侯不但用一整篇的褒義詞來罵了太子,還能讓太子抓不到任何把柄。
如果真有人傻乎乎的拿這首詩,扣上一個“嘲諷詩”的罪名,狀告小昏侯。
小昏侯定然會辯解說自己是贊頌詩,并且強力反擊,給對方扣上一個“誣告”之罪。
最后誰倒霉,還不一定呢。
“孔大人之鑒賞,令人嘆服!”
崔皇后淡笑道“皇上,小昏侯對太子用心良苦,真是一片赤誠之心!”
項天歌是她的兒子,小昏侯是她同胞妹妹崔彤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不能把小昏侯怎么樣啊!
楊貴妃笑了笑,只是看戲。
不關她的事,她才不想卷進去湊熱鬧。
項燕然看看眾臣一副無比欣賞的態度,更郁悶了,喝著酒,感覺塞牙縫。
太子啊!
不是父皇不幫你,委實是你的對手,功力太深厚了。
這滿座的大臣,各個都是大楚屈指可數的文學大家,他們都不敢去挑《詠鵝》的毛病。
可見,他們心知肚明。小昏侯是把太子給罵哭了。但是你想罵回去,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