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等著呢。
這怎么支招??!
就算罵吳王厚臉皮搶功勞,也很難給皇帝翻盤??!
楚天秀坐在座上,面無波瀾,十分淡定。太子爺不開口求他,他當(dāng)然也不會去給太子支招。
吳王世子罵皇帝,罵的好??!
大楚就沒有吳王世子這么大膽的“上諫”的大忠臣。
多罵一些!
省的全大楚,都來罵他小昏侯如何昏庸奢靡!
瞧瞧咱們的皇帝項燕然同志,他也很平庸啊,在位十年沒干成什么事情?。?
你們還有臉來罵我不?!
此時,卻見煙雨畫舫二樓又有人來湊熱鬧了。
卻見,是眾諸侯的對面,各國使節(jié)團。
匈奴使節(jié)團里,有一名年青人站了出來,笑道“吳王世子大膽之言,令在下佩服。
照這樣說來,我們匈奴也要爭一爭這天下英雄。
這十年,天下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yè),那是我兄長軍臣單于的一份天大功勞在里面。
正因為我匈奴與大楚和為貴,止兵戈,故而天下太平。算起來,我兄長才是天下第一英雄。吳王,只能屈居為二?!?
“哦,閣下是?”
吳王世子項賢很疑惑。
他正給父王吹捧,使勁長臉呢。
這個匈奴人,跑來湊什么熱鬧?
“軍臣單于之弟,匈奴使節(jié)‘伊雉’!閣下覺得,我匈奴單于,是否天下第一英雄?”
那青年匈奴背負(fù)雙手,神色傲然道。
這回,輪到吳王世子沉默了。
他罵皇帝內(nèi)外無功。
說吳王才是藩國諸侯之首,鎮(zhèn)守地方,為天下英雄之首。
但被匈奴這樣一打岔,思緒有點亂了。
吳王因為鎮(zhèn)守地方,而有大功勞。但吳王只是諸侯之一。
但匈奴止兵戈,才讓整個大楚有了天下太平。這天下太平的大功,自然落到軍臣單于頭上。
這話。
不好反駁??!
軍臣單于的對面,是大楚皇帝項燕然。但大楚皇帝,已經(jīng)被吳王世子給罵成了“內(nèi)外無功”的皇帝。
不太好改口。
“這似乎也有道理啊!”
“匈奴止兵戈,令天下太平,這算得上是大功好像也說得過去?!?
眾使節(jié)團們也是低聲竊竊私語。
煙雨畫舫內(nèi),眾賓客們臉色都變了。繞了一圈,怎么匈奴人成了天下英雄之首?
大楚這么多的英雄,反而屈居匈奴之下?
楚天秀看著那伊雉,不由皺眉,心中很不爽了。
吳王世子正罵皇帝呢!
你跳出來插什么嘴啊,你很牛嗎。
他想起了平王府書架上的一本典籍,上面記載了一段小故事。
“元狩二年春,平王李榮將數(shù)萬騎出隴西,驅(qū)逐匈奴,過焉支山千有余里。其夏,又攻祁連山,捕首虜甚多。
祁連山即天山,匈奴呼天為祁連,故曰祁連山。焉支山即燕支山也。焉支、祁連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
郡主書房里,還有一張地圖。也記載了焉支山、祁連山,在大楚境內(nèi)。
十年前的那場大戰(zhàn),大楚和匈奴究竟誰吃虧更多,還真不好說。
楚天秀不由擊掌,朗聲道“伊雉老弟這番話,說得真好!”
“謝小昏侯贊許!”
伊雉淡笑,自意道“看來你們大楚,也是有明白事理之人啊!”
“我忽然想送一首詩,送給你們軍臣單于。”
楚天秀笑道。
伊雉愣了一下,他不知道小昏侯想作什么詩,但必須接招,道“小昏侯之詩,定然極佳,在下洗耳恭聽!”
“既然是送你們匈奴的,就叫《匈奴悲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