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一灘爛狗屎。’
‘所以,今年歲舉,乃是大楚立朝以來,最庸碌最廢物的一屆。前所未有,驚世駭俗的一屆舉子。’
你說,御史臺這班官吏這指桑罵槐,不是在磕磣人嗎!”
王肅副相搖頭。
這御史們罵人的功底,也雄厚啊!
先是把“小昏侯”這殿試優甲頭名,給牢牢地釘死在昏庸透頂的恥辱柱上了,沒人能替小昏侯翻的了盤。
然后一轉手,御史們借小昏侯這個殿試優甲頭名,把舉子們踩在腳底下蹂躪。
既然這屆舉子都是廢物,那么舉薦之人也逃不了干系啊!尤其是金陵十大門閥,當然被痛罵。
但這樣一罵,一環扣一環,還真是有道理。
這幾日下來,金陵十大門閥,被御史們罵了一個狗血淋頭,硬是沒辦法反駁。
“這好像也挺在理的!”
楚天秀也不由無語。
御史們拿他來罵眾舉子、罵門閥,這倒也很會找刁鉆的角度啊!
想要反駁,那就要證明他這小昏侯并不“紈绔、昏庸”。
這可不是一般的難。
之前的十多年就不多說了。
哪怕他穿越到大楚以來,干過的事情,發明昏侯紙拭穢、給沈太后獻仙丹,也是樁樁擺脫不了昏庸的嫌疑。
“御史臺沒有孔大人的指示,他們是絕不會開戰的。孔寒友這是劍指何處?”
楚天秀沉吟,問道。
“這當然是劍指兩大派系之爭。”
王肅副相淡淡道“當今大楚,最大的派系就是門閥勛貴,和儒派。
門閥勛貴派系,以金陵十大門閥為首,李、謝、崔、王等等。要么舉薦自家子弟,要么舉薦親故。
御史大夫孔寒友,出自山東孔門,以儒宗正統自居,和天下儒生自成一派。
孔大人跟我們金陵十大門閥,從來不是一伙的,他是儒派的首領。
這朝廷官吏,絕大部分要么是門閥勛貴一派,要么便是儒派。必依附兩派,方能在官場上混得開。
其余雜流小派雖有,但不成大氣候。
在朝廷三公九卿里面,只有大農令楊褚大人是雜派的首領,他舉薦的主父焰殿試第三,也算是不錯了。
這次殿試,御史大夫孔寒友,他舉薦的親傳弟子董賢良和晁方正,為殿試的第二和第四名。
但這次金陵十大門閥子弟和親故,無一人進殿試優等,可謂是丟臉了。
更讓孔大人底氣十足,御史們罵起來金陵十大門閥來,當然毫不客氣。”
“哦,我呢,我算是你們哪一派?”
楚天秀很感興趣。
朝廷大小三個派系,他也不知道自己算是朝廷的哪一派。
他是平王府的上門贅婿,又是小侯爺,這算是門閥勛貴這一邊?
“你?”
王肅副相呵呵一笑,意味深長,道“你乃先楚王族后裔,大秦滅先楚,大楚皇朝又滅了大秦。
你昏侯府這算是前前朝的遺子嘍,可不是我們大楚皇朝的門閥勛貴,什么派都不算吧。
連雜派,你也不是。
但你以后生下的兒子,繼承了平王的王爵,倒是李氏門閥的家主,是門閥勛貴里的翹楚。”
這朝廷的派系,涇渭分明,跟自己的“出身”是直接掛鉤的。
不是自己想加那個派系,別人就會容納你。
哪怕金陵門閥士子,很多人都是學儒術,甚至是儒家宗師,他們依然是門閥勛貴一派,堅定的門閥立場。
孔寒友所代表的儒派,在朝廷并不強勢,甚至有些弱勢。
可是,儒派通過私塾傳授,早就在大楚的中下層成了氣候,人多啊,天下無數郡縣的鄉紳、富戶的子弟,多如過江之卿,大多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