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
又是一個早朝結束,眾朝臣們陸續離開皇宮。
只有御史大夫孔寒友,被留下來,恭聽圣意。
皇帝項燕然面色冷漠,坐在皇座上,望著這冷冷清清的大殿,還有沉默的孔寒友,眼眸間極為失望。
這次早朝。
御史臺的御史們居然放棄了進攻,不再抨擊眾舉子們的平庸無能。
丞相府的眾大小官員們也識趣的默不作聲,不再提此事。
至于太尉府的武將那邊,更是一向很少出聲。
整個朝堂,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其樂融融一片。
這算怎么回事?
皇帝項燕然心頭有多失望,那就別提了。
他期待多日的庚子新政,御史大夫孔寒友執行的很不利,硬是沒能找到攻破歲舉制的突破口。
他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是大楚皇朝的仲裁者。
朝廷派系爭斗,最后由他來裁決。
他不能親自下場,去抨擊臣子。
他需要手下的大臣,來執行他這皇帝的意志。
大臣執行不利,他這皇帝也是無奈啊。
蔡和大太監垂著頭,小心翼翼的抬眼,察覺到皇帝的惱火,心中忐忑。
“孔大人,最近在忙什么?”
項燕然的語氣,出奇的冷漠。
“臣近日在籌備《御史臺邸報》。臣發現,這《邸報》的確是一件國之重器,必須掌握在手里。”
孔寒友苦澀。
沒有了“孔愛卿”的稱呼,成了孔大人。
可見,皇帝惱火到了何種程度。
他也難啊!
他指揮御史臺,抨擊“歲舉制”。
是以小昏侯為靶子,拿小昏侯這個昏庸大紈绔居然奪得了殿試優甲頭名,來證明其他舉子的平庸無能。
進而抨擊歲舉制已經敗壞,要求徹底改革歲舉制。
可,萬萬沒想到,小昏侯的《大楚邸報》忽然一夜間冒了出來,一天就能賣上萬份。
上面隨便刊載一個消息,上到朝臣、下到百姓,弄的滿城風雨,金陵城人盡皆知。
這個大喇叭,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御史臺。
門閥勛貴派系實力雄厚,本來就不容易對付。小昏侯現在有了《大楚邸報》在手,也搞不定。
他還敢罵小昏侯?
小昏侯萬一發飆,在《大楚邸報》上瘋狂抨擊御史臺。
御史臺能怎么辦?
御史臺的痛罵,僅僅只有早朝的朝廷上。出了朝堂,誰也聽不見啊!
根本沒辦法反擊啊!
御史臺既然不能罵小昏侯了,那再罵其他舉子平庸無能,就缺乏足夠強而有力的證據了。
門閥勛貴們一口咬定,他們舉薦出來的舉子,都相當的出色。
就算不出色,那也是少數個別人。
大不了,下次舉薦更出色的舉子便是了。
堅決不贊同改變歲舉制。
御史臺沒有必殺技,找不到理由來一擊打垮門閥勛貴派系,拿對方沒有辦法。
他這御史大夫,也只能暫時偃旗息鼓。
先辦出一份《御史臺邸報》出來,賣的家家戶戶都是,吹響御史臺的大喇叭之后,再卷土重來。
否則,罵不贏。
“哦,這么說來,問題出在《大楚邸報》上?”
項燕然目光冷峻。
東宮太子項天歌拿《大楚邸報》來找他的時候,他只覺得這《邸報》不錯,卻也沒看出太多名堂。
如今孔寒友卻忌憚《大楚邸報》,怕小昏侯捅他刀子。
看來,小昏侯的戰斗力,還是很強悍啊。
小昏侯出手,能否一舉破掉歲舉制?
只是,小昏侯太能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