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呼風喚雨,百姓鄉紳們對他那是無比崇拜。
董賢良把“陰陽學”,進一步改成了“天人感應”,說天和人會相互受到影響。
天會影響人,人會影響天。
憑借“天人感應”,他又把“災異學”,推演成了這是老天爺在對人的德行缺失,進行懲罰。
董賢良發表的這個《陰陽災異說》,將陰陽學和災異學,成功的掛鉤在了一起。
簡單的一句話歸納,就是“每當天地發生了災異,那是因為君王和臣子有缺失造成的,這是老天爺在強烈示警和懲戒。只要你乖乖的改正錯誤,向天地叩首謝罪,這些災難就會消失。”
這個學說,有強烈的迷惑性。
因為任何一場大天災,往往會立刻帶來,社會大動亂危機,國家大動亂危機...甚至是一場帝國的大崩潰。
天災和總是同時發生,形影相隨。
董賢良把它們掛鉤在一起,當然很多人一聽,會覺得,“咦,好有道理的樣子?。 ?
從《陰陽災異說》誕生之日起,影響了中華大地足足兩千年之久,可見這個學說的生命力之強悍。
甚至,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現代,每逢災難降臨,也依然會有一些人迫不及待的跳出來,酸溜溜說:
“瞧,又出天災了,這老天爺對你們的示警、懲罰來了吧!趕緊改吧,換人上位,改制度,叩首謝罪吧,把一切制度統統改了,這場天災大難就不會發生了。”
這些現代人的腦子都不太好使。
更何況二千年前的古代。
將兩個同時發生的事情,混為一談,當然很容易被古人的直覺所接受。
楚天秀對此充滿了戲謔。
天災就是天災。
跟人有半毛錢關系?
不能因為這兩件事情同時發生,就說人類這種雜食動物,觸怒了老天爺吧。
董賢良精心構思許久,影響了后世兩千年的《陰陽災異學》,終于還是問世了,并且公開刊登在《丞相府邸報》上。
這無疑會震動整個大楚。
發表一門新的學說,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資格干的。
無名小卒斷然不能如此,那是會被嘲諷死。
這是大儒的特權,或者是即將晉升為新一代大儒,才有資格發表自己的獨立學說。
很顯然,董賢良在大朝爭獲勝之后,他在整個儒派的地位正在快速的上升。
他抓住這個時機,推廣他最新研究出來的《陰陽災異說》。
儒家原本是一門專門研究人和人之間的倫理學,孔孟先賢們做得非常不錯。儒家跟道家、墨家等偏向于自然科學的學說沒有太多關系。
董賢良卻強行的把儒家學說,糅合了陰陽學,改造成了《陰陽災異說》,用來指導和干涉整個社會的一切。
這也意味著,“儒家”正在突飛猛進的在向“儒教”進化!
宗教,最愛干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信奉我的教派學說,我就干涉你的“吃、穿、住、行”一切,甚至主導國政,都要遵循我的學說。
儒家迅速儒教化。
大楚皇帝要是信奉了董賢良這一套學說,這儒教就要用這套“天災警示”的學說,來干涉指導朝政。
楚天秀自從發現董賢良對陰陽學很感興趣之后,便一直警惕,董賢良會鼓搗出這套奇怪的學說。
楚天秀拿著《丞相府邸報》,步入鴻門客棧內,找了一處座位坐下。
眾讀書人都在聽董賢良傳道,也沒人注意到他小昏侯來了。
客棧內,數以百計的儒生們,甚至還有一些門閥士子,都是正目光狂熱,望著人群中間,慷慨激昂的董賢良,聆聽著他的最新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