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平王府。
“祖兒,從長樂街過去,去一趟邸報社。有個重要消息,要讓他們連夜印制邸報,明兒一早發出去。”
“是,姑爺!”
次日。
金陵城,第一縷曙光照耀大楚帝都的時候。
“邸報,邸報,《大楚邸報》!”
“昨日深夜,皇帝和眾王侯朝臣做出重大決定,推行科舉制。允許天下讀書人,自舉出仕!”
眾多小販們,挑著一疊疊厚厚的邸報,走街串巷,興奮的沿街叫喊。
“什么?”
“怎么可能?”
“自舉?”
街上,一些早起忙碌的儒生,聽到這個重大消息,不由震驚了,趕緊掏銅板買了一份《大楚邸報》。
這頭版頭條,赫然寫著,《朝廷正式施行‘科舉制’》,上面詳細寫了,科舉制的政策。
天吶!
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朝廷開禁了!
允許所有讀書人自舉,不再需要什么狗屁推舉了!
頓時,整個金陵城都沸騰了。
那些儒生們一個個手里揮舞著《大楚邸報》,在街頭嗷嗷吼叫著,面紅耳赤,熱淚盈眶。
“賈生,大消息,大消息啊!”
有一名老儒生興奮的沖到賈生家,猛敲房門。
“誰啊!”
賈生衣衫不整,睡眼朦朧的出來,卻見是金陵名儒伍思顯,素來跟他頗為交好。
他滿臉疑惑,“伍兄,什么情況?”
“賈兄,昨夜朝廷商議到了深夜,決定了一樁大事件!朝廷正式施行科舉制,允許自舉。趕快走,《大楚邸報》上已經登出來了!”
那儒生興奮狂喜道。
《大楚邸報》上的消息,幾乎肯定是真的。
小昏侯連眾儒生們痛罵他的消息,都一五一十的完全刊登出來,這個消息也定然是假不了。
“什么啊?”
賈生都聽懵了,反應不過來。
這是什么情況?
他連忙穿上布鞋,跟著伍思顯匆匆跑上長樂街頭。
卻見,這長樂街頭上到處都是儒生,還有眾多的讀書人。
無數讀書人都高舉著《大楚邸報》,在高聲嚎叫著,痛哭流淚,高呼皇帝開恩,蒼天有眼。
那些摸不著頭腦的百姓,看到他們這副摸樣,還以為有什么悲傷的事情發生呢。
他們當中,有的三四十歲中壯之年,有的甚至五六十歲垂垂老朽。
他們出身倒也是在地主、富戶人家,可因為不是家中嫡長子,無法繼承家產,不得不從大楚各郡來到金陵城,想要尋一個出路。
可是在這金陵城,多少年了,也沒見到什么好出路。
被朝廷大官舉薦出仕,那幾乎是想都別想。
能在門閥、官宦大族,混個私塾先生,混一口飯吃,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慘一點的,只能靠抄書、幫人寫書信、賬房先生之類的雜活為生。
做夢也沒想到,居然有自舉出仕這一天。
賈生大驚,急忙搶到一份《大楚邸報》。
“小昏侯提議《科舉制》!”
“朝廷允許自舉,凡天下才能之輩,無需舉薦,可參加朝廷考試。”
他呆了。
他徹底驚懵了。
之前,攔在他們這些儒生面前高不可攀的舉薦門檻,居然消失了。
賈生兩行老淚,無聲的流了下來。
蒼天啊!
終于有機會去赴考,出仕為官了。
“小昏侯,沒想到他居然這么大的胸襟我們真是誤會他了!”
“對對,從今以后,我們再也不罵小昏侯了。我就是他最忠實的簇擁,我要給他唱贊歌!”
“小昏侯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