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人齊了,教練把所有人集合起來。
訓練營里有兩個總教練,一個姓林,另一個姓王。
當初報名技術的,跟著林教練;而報名體能的,則是跟隨王教練。
楚歌、裴曉偉和莊四城都是歸屬于王教練。
王教練手下還有五名教練,加他一起總共六人,一共負責一百一十六位參賽的學員。
平均每個教練,大約負責二十位學員。
就像劉國邦對楚歌說過的那樣,王教練主要負責的項目是體能訓練,他手下的五名教練,只有一人是抓技術的,其他人也都是體能訓練的好手。
這次的集訓為期一個月,每一周為一個周期,一共四個周期。
每天的訓練是體能訓練兩個小時,有球訓練半小時,加上休息時間,總共三個小時。
每位學員的練習成績,都會被記錄在冊,每天進行打分,每周進行考評。
每次考評,評分靠后的學員,都要進行k賽。
k賽里表現不佳的學員,會被淘汰。
按王教練的說法,一個月的集訓之后,訓練營里兩個班,總共只會留下二十二人。
林教練那邊技術班的人,比王教練的體能班,人數要少一些,一共是八十五人。
兩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總共是二百零一人。
最后留下二十二人,也就是說,一共會有一百七十九名學員,會在這一個月的集訓中被淘汰掉。
淘汰率高達89!
這還不算完,剩下的二十二名學員,會按評分進行排隊,組成兩支總分接近的球隊,進行江城市賽區海選的最后一輪k賽。
最后一輪k賽里,表現最佳的十一人晉級。
他們將會代表江城市,參加下一輪華中賽區的決賽。
而其他十一人,取評分最高的門將、后衛、前鋒各一名,中場兩名,總共五人,作為江城市賽區代表隊的替補。
其余六人,部淘汰。
如果只計算晉級的話,兩百零一名學員,只有十六人晉級。
晉級率,不到8!
92的人,將會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陸續被淘汰。這淘汰率,高的驚人!
沒過多久,第一周的訓練就結束了。
第一批淘汰的人,體能班三十五人,技術班十六人。
一下子就有五十一人離開。
這其中就有楚歌第一天認識的那位四哥,莊四城。
“哥們,我先走了。”
四哥走的很灑脫。
臨走的時候,他看了楚歌一眼,什么都沒說。
其實四哥的身體素質沒問題,他吃虧就吃虧在足球基本功不行,這個很難短時間彌補。和他一起離開的大部分學員,多是這種情況。
楚歌留下了。
他的評分比較低,但是還沒有低到需要參加考評。而且,他享受天才學員待遇,并不需要參加每周的考評。
裴曉偉留下了。
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驚奇。
裴曉偉參加這個訓練營,本意就只是陪著楚歌來玩玩的。
他并沒有努力訓練的動力。
比起在這里揮灑汗水,裴曉偉更愿意待在家里吹空調,吃西瓜,再看看東京天氣之類的小視頻。
雖然他身體素質很不錯,足球基本功也還可以,但一個無心訓練的人,在這么殘酷的淘汰之中,很難生存下去。很多人,包括楚歌,包括裴曉偉自己,都認為他肯定會在第一輪就被淘汰掉。
然而,進入訓練營兩天之后,裴曉偉就開始認真訓練了。
他盡力,認認真真的完成每一天的訓練,并不比楚歌的訓練態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