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世界杯剛結束,‘外星人’羅納爾多登陸歐洲,巴西人的第一站是荷甲埃因霍溫。”
“在聯盟杯第一輪淘汰賽,埃因霍溫面對德甲勁旅勒沃庫森(s:那時候無小組賽,程淘汰賽),羅納爾多登場亮相,上演帽子戲法。”
“那一年羅納爾多十八歲。”
“2014年世界杯結束,齊達內執教皇家馬德里二隊,他從華夏的一檔足球選秀節目里,帶走一名叫做歌·楚的十六歲少年。”
“在剛剛結束的歐冠八分之一決賽中,皇家馬德里客場面對意甲勁旅羅馬,楚第一次出現在歐洲賽場,他同樣上演帽子戲法。”
“這一年,楚十七歲。”
……
迎著朝陽,楚歌推開房門,他快步走出去,開始一天的晨練。
這是歐冠比賽結束的第二天。
在他的身后,客廳里的桌子上,放著一份剛送來的《馬卡報》。
報紙標題就寫著,“請稱呼他,外星人!”
標題下面有一章大幅圖片,圖片中楚歌高舉手臂,慶祝著進球,背景是羅馬的奧林匹克球場。
“天才的經歷,總是相似的。”
不是所有十七歲的年輕人,都能在皇家馬德里這樣的球隊站穩腳跟;更不是所有十七歲的天才,都能在他第一次登場歐冠的比賽中就能上演帽子戲法。
楚歌做到了。
他證明了他是這個星球上,最為出色的年輕人。
或許他現在與那些國際足壇里的頂級球星,比如阿扎爾、比如伊布、羅、梅西、內馬爾等人還有差距。
但請記住,他只有十七歲。
在昨天的那場比賽之前,他只有半年多的歐洲頂級聯賽經驗。
馬卡報的編輯毫不謙虛的認為,楚歌的天賦,已經可以與當年的羅納爾多相提并論。
或者說,楚歌就是第二個羅納爾多。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贊譽。
要知道,羅納爾多是有史以來,獲得世界足球先生最年輕的球員。
1996年,憑借著在巴塞羅那俱樂部的精彩表現,憑借著當時無人能及的足球天賦,羅納爾多成為了世界足球先生。
那一年他才不過二十歲。
一年之后,轉會去了國際米蘭的羅納爾多成功衛冕世界足球先生,并成功舉起歐洲金球獎。
二十一歲的羅納爾多就站在了職業球員個人榮譽的巔峰。
當時,許多人篤信這位巴西人就是天生球王,他將成為貝利、馬拉多納之后,有史以來的第三位球王。
由于傷病的緣故,羅納爾多并未完兌現他的天賦,這是后話。
但是單論天賦而言,二十一歲就成為準球王的羅納爾多,毫無疑問是足球歷史上天賦最高的球員之一。
馬卡報旗幟鮮明的將羅納爾多當年的外號用來稱呼楚歌,認為楚歌的天賦是與羅納爾多同一個層級,這無疑是對楚歌最高的褒獎。
無獨有偶。
另外一家西班牙媒體《阿斯報》,同樣是在頭版頭條的位置,以最大的篇幅報道楚歌與他的歐冠帽子戲法。
“走出卡斯蒂亞,走向伯納烏,最年輕的歐冠帽子戲法成就者,伯納烏王子的傳承!”
在阿斯報的報道中,他們是將楚歌與伯納烏不朽的傳奇隊長勞爾·剛薩雷斯聯系在一起。
楚歌與勞爾確實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同樣的年少成名,同樣在十七歲的年紀迎來真正意義上的代表皇馬出征,同樣的俊逸不凡、球風瀟灑、將射門作為自己最大的特色……
而且,他們都是中途加入皇家馬德里青訓營。
就連加入卡斯蒂亞的年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