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記錄粉碎者,楚歌在打進這個進球的同時,不知不覺又打破了許多記錄。
以懂球帝自居的某撲網(wǎng)友,在第一時間就整理出了楚歌打破的那些記錄。
首先。
作為歷史上最年輕的決賽球員,
楚歌是歐冠決賽歷史上最年輕的進球球員。
其次。
他不僅是第一位在歐冠決賽進球的華夏球員,同時也是第一位在歐冠決賽里進球的亞洲球員。
楚歌其實并不是第一個在決賽里出戰(zhàn)的亞洲球員,第一個出現(xiàn)在歐冠決賽里的球員,是韓國人樸智星。
樸智星二十一歲加盟荷甲埃因霍溫,二十四歲加盟曼聯(lián)。
2008年5月,曼聯(lián)殺進歐冠決賽,與另外一支英超球隊切爾西相遇。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雨夜,曼聯(lián)120分鐘內(nèi)與切爾西11戰(zhàn)平,最終憑借著點球大戰(zhàn)贏得英倫內(nèi)戰(zhàn),史上第三次獲得歐冠冠軍。
樸智星隨曼聯(lián)獲得了歐冠冠軍。
不過,當時他并未入選曼聯(lián)決賽大名單。
樸智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歐冠決賽是在2009年5月。
當時曼聯(lián)再度打進歐冠決賽,樸智星如愿,成為第一名在歐冠決賽里出場的亞洲球星。
也正是憑借著這一次的出場,樸智星被當時媒體,尤其是韓國媒體,認為是亞洲歷史上第一位世界級球星,也是唯一一位世界級球星。
盡管他的出場并沒有為曼聯(lián)贏下那一次的歐冠獎杯。
在孫興慜橫空出世之后,韓國媒體普遍認為,孫興慜將成為樸智星的接班人,成為又一個在歐洲足壇大獲成功的韓國球星。
然而。
楚歌出現(xiàn)了。
樸智星在歐冠決賽里只是出場,就被韓國媒體認為是亞洲第一,那么,楚歌在歐冠決賽里進球,而且還是幫助皇家馬德里扳平比分的進球,這又該怎么吹?
“新的亞洲球王,華夏制造!”
中國媒體迫不及待的開始大肆炫耀。
“楚是真的厲害,好羨慕他們能出現(xiàn)這樣一位天才?!?
日本網(wǎng)友點贊。
而韓國媒體就非常不服氣。
“你們楚歌不過就是進了一個球而已,有什么好吹噓的?我們樸智星三次歐冠決賽,一次捧杯,這才是世界級球星,亞洲球王!楚歌想稱亞洲球王,先拿下一個歐冠冠軍獎杯再說!”
一場隔空撕逼大戰(zhàn),就此展開。
而楚歌進球之后的其中一個花絮,也讓無數(shù)華夏網(wǎng)友開始了自娛自樂。
在楚歌打進進球的時候,梅阿查里除了馬競球迷之外,集體歡呼。
而現(xiàn)場攝像鏡頭就捕捉到了一個有意思的鏡頭。
王嘯章當時正在吃香腸。
他剛把香腸頭部塞進嘴里的時候,球進了。
然后。
攝像師就給了他一個特寫。
接著。
王同學莫名其妙的火爆網(wǎng)絡。
而他此時還并不知情。
……
進球之后,楚歌沖到了場邊,左手比了一個八字,放在下巴上。
看到這個動作,伊卡爾迪眼前一亮。
這是國米球員進球之后經(jīng)常會效仿的一個慶祝動作,效仿的是他們隊內(nèi)的“網(wǎng)紅”中場布羅佐維奇。
“難道楚要把這個意義特殊的進球,獻給國際米蘭?”
伊卡爾迪心想。
不過。
他現(xiàn)在還不確定。
楚歌有可能只是單純覺得這個動作很有意思罷了,并不一定就是向他的前東家致敬。
直到伊卡爾迪看到楚歌接下來的動作,他才真的確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