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女頓了頓,在紅葉的攙扶下,在一塊被河水沖刷平整干凈的大石塊上坐下,俯下身去,伸出雙手捧了一抔水,洗了洗臉,然后脫去絲履,露出潔白的腳丫,將小腳浸泡在緩緩的流水中。過了好一會,她才向黑衣人說起這本宮廷奇書的傳奇故事
原來在兩百年前,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隋煬帝為了避難駕臨揚州,因此關中空虛,中原無主,人心洶洶,為此太宗曾幾次勸說高祖起兵太原,化家為國,成就霸業。可是高祖對于起義之事十分謹慎,何時舉義更是久久不能決定。
太宗心中著急,與近臣劉文靜、裴寂等人商議,劉文靜認為高祖心中猶豫是因為不知道天命所歸,決定請一個奇人術士給高祖相個面,卜上一卦,讓高祖明白天命早已歸于我太原李家,舉大義就是順天順民之舉。
于是太宗一邊悄悄地招兵買馬,一邊讓劉文靜偷偷地尋訪天下的奇人異士。
劉文靜從太原出發,一路向南,在臨汾渡過奔騰的黃河,進入廣袤的關中平原,也許是劉文靜千里訪賢和拯救黎民的決心和意志感動了上天,他終于來到了終南山的腳下,殊不知這終南山上有一個虛云觀,觀內住著兩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袁天罡和李淳風師徒倆,師徒倆在這終南山隱居將近十年的時光。
這袁天罡原來是一個相面的術士,年輕時經常在江湖上行走,走南串北,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親眼經歷了北周和北齊的戰亂,以及隋初平定江南的戰爭,對人民生活的摧殘,從此看透了世事,隱居在終南山一心研究天象歷數。他一生就只收了李淳風這一個弟子,李淳風當時也就二十來歲的年紀,但是常年累月跟著師父,耳濡目染,他又特別的虛心好學,聰明睿智,因此小小年紀就得到了師父的真傳,就能洞悉萬物,預知未來了。平日里師徒倆閑云野鶴,品茗作對。
那天,袁天罡擺了一個文王先天卦,知道今天有貴客降臨,趕緊吩咐了李淳風在山腳下等候,李淳風也暗自推算了一卦,知道貴客不僅會來到終南山,還會受到一些驚嚇。果然劉文靜在山腳下遇到一只白毛吊睛的老虎,嚇的他魂飛魄散,暈了過去,好在李淳風及時趕到,從猛虎口中救了他,將他帶回到虛云觀中。
劉文靜首先向師徒倆道了謝,說明了來意。袁天罡推遲自己年老不便下山相助,但見劉文靜一片至誠,再加上太原唐王一向仁義,愛民如子,所以最后勉強同意讓弟子李淳風下山相助唐王平定戰亂,解救天下百姓。
劉文靜和李淳風一起回到了太原,前往唐王府拜見了高祖,李淳風給高祖相了面,卜了卦,告訴他說“唐王你即將大貴,并且一生中必有貴子相助!”
高祖聽了很是驚訝,叫出太宗等三子與李淳風相見,李淳風給隱太子建成、太宗和息王元吉一一相了面,獨獨指了太宗贊道“貴公子龍鳳之姿,文韜武略,將來必然能濟世安民,助唐王成就霸業。希望唐王不要輕慢了他!”
自從高祖聽信了李淳風的卦象和爻辭,也就下定了起義的決心,終于在太宗的輔助下,掃除了余孽,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我大唐近三百年的基業。
少女剛說完,身邊的侍女和黑衣人同時嘆了一聲,感嘆道“原來我朝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沒有李術士的那一席話,就沒有了我唐家的萬里江山。”
少女停了一會,感慨道“是啊,如何沒有李淳風,不但沒有這世代相傳的錦繡江山,也沒了父皇,我又不知會生于何家?”
她繼續說道后來太宗即位,勵精圖治,虛心求治,就有著名的貞觀之治,太宗在文治的同時,派衛國公李靖、英國公李勣,侯君集等將領,向北平定了東突厥、西突厥;向西平定了土谷渾,和西域各國;向東向南讓高麗,新羅,百趾,安南等國臣服于我大唐,我大唐的疆域古今少有,東西長一萬八千里,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