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至從右向左,一字一字的觀看,見第二塊石刻上面寫道
達摩在南朝建康城待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見梁武帝兩次駕臨同泰寺,每一次都是在多位朝廷佞臣的簇擁下,在沿途百姓的頂禮膜拜下,脫下龍袍,換上僧衣,與寺內高僧通宵達旦談論佛理經文。朝內幾位清正廉明的重臣見皇帝在寺廟內一住就是幾天,朝中大事無人統領,心中十分著急,只好湊齊了份子錢,去同泰寺贖回梁武帝。
梁武帝每次都故作姿態,不愿還朝,但在各位大臣和京城億萬百姓的苦苦哀求下,內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后,又在眾人的簇擁下風風光光地返回皇宮。
達摩見梁武帝表面上尊佛重教,實際上卻沒有領悟佛法四大皆空的真諦,他只是利用佛教理法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顯示自己對佛理的高明見解。
達摩覺得梁武帝有貪功、好勝、虛榮的心魔,這種心魔決定了他不能善始善終,這個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不久會迎來大的災難。于是他決定趁早渡過長江北去,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第二天,達摩只帶了錫杖和化緣用的瓢缽,將身外之物全部丟棄,一大早就離開了建康城。驛館內的官員見達摩和尚不告而別,很是驚慌,連忙向皇帝稟報。
蕭衍聽了,很不以為然,對眾位大臣說道“這位達摩雖然出身天竺佛門故地,但是朕見此人說話瘋癲,行事乖張,不合時宜,他要走就讓他去吧!”
殿下多位重臣都高呼“萬歲圣明”,只有一位年青的大臣勸阻道“啟奏陛下,這個達摩不能放走,如果他冒然離開,投靠北方的索虜拓跋鮮卑。這樣一來會顯得陛下沒有容人的氣量,二來我朝虛實盡被北朝掌握,如果陛下不喜歡這個達摩,臣建議寧可殺掉他,也不能讓他流竄到北魏。”
梁武帝頓時悔悟,派出禁軍一百余人前往長江邊上阻擊達摩,務必要生擒活捉他。
這時達摩祖師已步行到長江的南岸,見身后塵土飛揚,知道有追兵趕來。他環顧四周,見蘆葦叢中有一位白蒼蒼的老婆婆,正彎著身體收捆蘆葦。
達摩急中生智,向老婆婆要了一捆蘆葦,自己抱住蘆葦,跳進江中,隨南風漂流過江,這就是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故事。
再說達摩祖師過江以后,手持禪仗,信步而行,見山朝拜,遇寺坐禪,一日到了嵩山少林寺,他見這里群山環抱,森林茂密,山色秀麗,環境清幽,佛業興旺,談吐吻洽,心中感嘆,這真是一塊難得的佛門凈土。于是達摩祖師決定在此出家建業。
達摩雖然是佛門高僧,目空一切,但心地善良、慈悲為懷,他見我中華大地,戰亂不斷,普通百姓受苦受難,妻離子散;而那些劊子手們卻個個衣食無憂,高官厚祿,心中十分憤恨;又見佛門一再教導世人向善戒殺、遁入空門、離世避禍,而這些并不能真正解救人世間的萬般苦難。
達摩心中苦悶,百思不得其解,常常去少林寺后山峭壁的一個洞內面壁思過,思索救苦救難的良方。他這一面壁,就是九年,由于長年累月站立原地,不移步走動。時間長了,天上的陽光將他的身形面影透射在洞內的一塊石頭上,就是達摩洞內供奉的影石。
徐至繼續向下看,見后面幾塊石壁上刻錄的都是達摩祖師在面壁期間,自創的一套少林拳術。原來達摩祖師獨自一人在石洞內面壁思過,每日不但要思考佛理經文,還要與野獸搏擊,久而久之,他恍然自悟世間有善就有惡,有佛就有魔,佛門子弟不但要明理濟世、弘揚真善;更要習武救人、懲治妖邪。
徐至走近幾步,挑燈細看,見石壁上刻錄的招式與少林僧人所習的拳法大同小異,但克敵制勝的方法,常常是化繁為簡,出其不意給敵人致命一擊。原來達摩祖師在遇到猛獸毒蟲攻擊時,現繁瑣的招式對付強大兇殘的敵人是沒用的,反而會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