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誠方丈聽了徐至的計策,不停地朝他點頭微笑。至信禪師說道:“方丈師兄,至德師兄,貧僧覺得徐至說的方法可行!他雖然是新入門的俗家弟子,但他一語中的,為我們指明了一條生路!”
至德大師也贊道“老衲執掌少林寺戒律院以來,從來都是責罰弟子,今天老衲要破例一次,替少林好好謝謝徐至,他就是我佛派來的使者,他在少林危難之際來到少林,就是要傳遞佛祖的旨意,拯救我少林的蕓蕓眾生!”
薛阿檀和安敬思也跟著附和道“兩位大師說的對,看來還是我徐大哥有辦法!”
徐至不敢當眾居功,連忙謙遜道“弟子學識淺薄,貽笑大方,所獻計策不過是班門弄斧,如果各位大師覺得該計可行,還請大家商議如何將此計籌劃周全,一舉成功!”
眾僧聽了,都陷入了沉思。突然,了塵疑問道“徐至的計策好是好,但是弟子覺得我們先是要突破官軍的合圍,下的山去。否則又如何向朝廷借糧?那南下請來救兵也是空談!”
了心附和道“大師兄說的有理!如果我們不能下山,徐至所說的一切都是空談!”
了明也跟著笑道:“是啊!我們少林最大的困難就在于被圍被困,如能突破重圍,那一切都不是困難了!”
眾僧也私下議論道:“是啊,了塵說的不無道理,這又該如何是好呢?”
徐至沒有回答了塵等人的疑問,而是問道“至信大師,你可知寺外官軍的布防情況?”
至信道“據老衲打探:這官軍重點布防少林的東面和南方,主要是防止我們與江南的義軍聯絡,西面和北面只有少許的官兵巡邏,連大營和柵欄都沒有布下!”
徐至見安敬思欲言又止的樣子,拍了拍他的后背,鼓勵道“敬思,你想到了什么良策,不妨跟大家說說!”
安敬思這才大著膽子,說道“這下山有何難!敬思常聽爺爺說起,當年楚漢相爭時,韓信曾帶領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如今少林寺四處被圍,與漢王的情形十分相似,我們何不學韓信來一個聲東擊西!”
薛阿檀先拍手叫好道:“徐大哥獻妙計在前,如今安大哥又學起韓信來了,一招聲東擊西,真是好計!”。眾僧聽了,也紛紛叫好。
至誠方丈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既然大家都覺得徐至和安敬思的方法可行,事不宜遲,今晚三更便是最好的時機,有勞至信師弟率領了空、了望、了聞、了緣、了非、了虛、了心、了性、了通、了靜等十名弟子,準備一些火把硝石、茅草干柴等引火之物,向東襲擾官軍大營,不要與之交戰,只是高聲吶喊、虛張聲勢,到處放火燒山,吸引官軍的注意,并牽制住官軍。”
至誠見至德看了自己一眼,繼續說道“有勞至德師弟帶領了因、了塵、了名、了然、了嗔、了癡、了顛、徐至、薛阿檀、安敬思等十名弟子稍作準備,看見東邊火起,趁著官軍混亂,一路向西,設法通過官軍的營帳,向朝廷的洛口和龍門糧倉借糧!”
眾僧聽了,都拍手叫好,十分鼓舞。只有至清悶悶不樂,嗔怪道“方丈師兄很是偏心,眾師兄和弟子們都安排了任務,唯獨忘了至清,此值我少林危難之時,至清雖然武藝低微,但也愿意為少林出力,豈能袖手旁觀?”
至靜也附和道“方丈師兄,至清師兄說的是,師弟也愿意為我少林出力解困!”
至誠方丈微微笑道“你們倆不用心急,你們另有重要的安排!”
至靜奇道“方丈師兄,是怎樣的安排?”,眾僧也停住了議論,把目光紛紛投向至誠方丈。
至誠方丈徐徐說道“麻煩至靜師弟帶了老衲的書信,也以東方火起為號,向南繞過登封縣城,一路南下,與江南的黃王義軍取得聯系,設法讓黃王下定決心,趁著中原空虛,直取洛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