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緩緩的駛出西街這片宅子,進入寬闊的街道,速度逐漸加快。
也已經到了辰時末,街上行人也逐漸的多了起來。
車外的小販或清脆或粗焊的叫賣聲,這里的嘈雜聲,讓整日待在家里的崔華錦覺得新奇,她悄悄的掀開車簾一角,朝外面看去。
原來她們的馬車經過了早市,這里的街道兩旁擺滿了蔬菜和果子的攤位,來買菜的人很多。
晨起時的濃霧如今也消褪開來,耀眼的日頭光芒讓街市上的蔬菜和水果顯得更加新鮮和水靈。
崔華錦的眼里帶著一絲愜意掃過那些形色匆匆的人群,想著自己往后每日都能從這里經過,日子也會過的更加充實。
正趕著馬車的風若顏眼角掃過路兩旁的那些攤子,突然一筐黃綠色的東西吸引了她的視線,這是晚秋的苞谷,想到錦兒這丫頭不喜肉食就愛吃一些素淡的食物。
她回頭正好見崔華錦的小臉從車簾邊露了出來,不禁微笑起來,“錦兒也喜歡這里的新鮮蔬果吧,婆婆瞧見那里有家買秋苞谷的,你想不想吃啊?”
婆婆的話讓崔華錦想起清水煮過軟濡香甜的苞谷滋味,嘴里饞的只差要流口水,想起前兩年桃子有了身孕會娘家住著,也稀罕吃才從田里摘回來的嫩苞谷棒,三嫂應該也稀罕吃吧。
想到這里她忙不迭的問著,“真的嗎?錦兒要吃!還以為到明年入秋才能再吃嫩苞谷呢!這里竟有賣的,可真是太好了!”
見她把腦袋從車窗里探出來,滿臉的喜色,心里暗自嘆息,這丫頭果然稀罕這些上不得臺面的吃食。
鳳若顏愛憐的瞪了她一眼,“貪吃的丫頭,好好的在馬車里待著,婆婆這就去給你多買些回來!”
收到婆婆的眼神,崔華錦吐吐舌頭,笑嘻嘻的應著,“好,錦兒保證乖乖的坐在馬車里!”
片刻,鳳若顏花了半兩銀子把那筐嫩苞谷都搬回了馬車里。
情緒正低落的陳蓮瑩看到這筐苞谷棒子有些驚訝,還有些可惜,“錦兒,這時節咋還有這么鮮嫩的苞谷棒子,就是有些小了些。”
崔華錦順手在竹筐里摸出一個苞谷棒子,用手去撕扯苞谷的外皮,笑嘻嘻的說著,“三嫂,今兒咱有口福就成,管它哪里來的東西呢,再小也好吃!”
剝掉苞谷棒子外面的幾層皮,崔華錦驚訝的望著手里的棒子,“哎呀,這幫子咋這么小呢?”
從那年大旱,崔家這幾年大部分田里種的都是高產的蕎麥和地瓜,苞谷也僅僅是在村里的田里種了幾畝。
看到小姑子手里剝出的苞谷竟然有大半都沒顆粒,不禁有些失望,“這苞谷長的可真是不好,可買瞎了。”
趙鶯跟著爹娘在臨縣的莊子里長大,自然從這小小的苞谷里看出了幾分,她微微的嘆口氣,“小小姐,三嫂,你們大概不知道吧,這些苞谷棒子在這時候還是青黃色的,又多半沒籽粒,恐怕今年的秋糧又減產大半,有多少人會在明年開春就要挨餓,又有多少孩子被賣做奴才呢。”
聽了趙鶯的話,崔華錦姑嫂臉色也變了變。
陳蓮瑩慶幸自家今年種的蕎麥和地瓜都收成不錯,再加上金濤他們會燒炭,到明年也應該不會過苦日子。
看出趙鶯眼里的悲鳴,崔華錦捉住了她的手,“鶯兒妹妹,你別怕,有婆婆在,咱家可不缺糧食吃。”
趙鶯搖搖頭,“鶯兒倒不是怕自己挨餓,這年景,只是苦了那些辛苦勞作大半年的農戶和那些靠佃田活命的人罷了。”
因為有趙鶯的一番話,車廂里的氣氛再次壓抑下來。
操心繡莊事情的鳳若顏并不知她買了一筐苞谷棒子引得車廂里幾個人陷入沉思。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她們的馬車趕到了繡莊的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