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也跟著點頭,“對,這樣挺好,我看行。前幾日給您老買了個小爐子,您非要我拿走,現在人家暫時放在這里,總可以了吧。”
瞎老伯嘆口氣,“你們的心我都知道,都知道,放吧,這情,我先受了。”
“瞎老伯,您可別這么說。我是衙役,就要為百姓著想,照顧您一下也是應該的。”
“你呀,都照顧我這么些年了,連累的你每次過節都不愿意回去,我這心里有愧啊。”
“別說那些,您”
穆清媱看杜元那爽朗中帶著陽剛的面容,對他又有了一層新的認識。
還真是一個難得的官差。這樣的人若是坐上更高的位置,保持為民的思想,肯定是這一方百姓的福音。
穆清媱輕甩腦袋,想這些干嘛?
她現在就是一個剛剛能吃飽穿暖的小老百姓。
以后的藥材還不知要怎么弄到手呢,還是不要想那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了。
“杜元,你帶兩個丫頭去看看廂房,可以的話就直接讓她們放東西。”
瞎眼老伯看不到,和杜元說了幾句話,交代他帶穆清媱兩人去看房間。
“行,您先坐著,我帶她們過去。”
“好。”
杜元轉身,讓穆清媱兩人跟著。
東西廂房都是空著的,除了方向不同,幾乎沒什么差別。
“就這邊吧,離大門近,我們也好搬東西。”
“行。”杜元二話不說,幫著把桌子搬進屋里放下。
“杜大哥,我每日給老伯五個銅板,讓他自己存著,就當是盡了一份心意。”穆清媱說著話從兜里拿出荷包。
“五個?”杜元聲音微微拔高,看著穆清媱有些驚訝。
他記得第一次見到穆清媱母女四人的時候。
她們穿著帶補丁的衣服,臉色都是蠟黃,一看就是窮苦的鄉下百姓。
尤其是那張他幫著留檔的斷絕書,更是說明她們母女四人相依為命,完全沒有依靠。
如今穆清媱主動的提出多給瞎老伯銅板,杜元還真的感覺很意外。
其實相對來說,瞎老伯比穆清媱她們要好很多。
就這座宅子,瞎老伯如果想賣的話,就能有一百多兩。
有那些銀子,瞎老伯隨便租個小院,找個照顧他的下人,后半輩子也能過的舒舒服服。
幾次接觸下來,杜元也多少了解一些穆清媱的精明。
她肯定知道這一點,卻還是愿意多給銅板。
“杜大哥,您愣著做什么?先拿著。”
穆清媱將銅板放在杜元手中,拉著穆清苧一起出門將剩下的東西拿過來。
“小妹,你為什么多給他那么多銅板?”
說真的,穆清苧有些心疼那三個銅板。
每日三個,一個月就是九十個,可以買好多肉了。
“大姐,咱們今日賣了一百六十多份炒面,銅板就有一千六百多個。而瞎老伯他沒有收入,吃的,穿的大部分都是杜大哥接濟的,咱們多拿出三文錢,就當是讓杜大哥以后多照顧咱們一下。”
穆清媱主動將銅板加到五個,還通過杜元的手。
相信杜元以后肯定會對她們多加照顧。
她們母女四人,在這縣城里人生地不熟,也沒有任何根基。
杜元是官府的人,和他搞好了關系,那些對她們有壞心思的人多少都會收斂一些。
瞎老伯就是個例子。
他一個看不見,沒有任何自保能力的人。
在縣城這么好的地方有一座大宅子。
不可能沒有人打過它的主意。
可是這么多年,因為杜元經常過去,那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