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楚新歷兩年記,驃騎大將軍云棲彥連同丞相君不知帶兵攻打北詔千傾關,耗時兩日,大破敵軍十萬,首戰告捷。
同日,東楚大軍入駐千傾關,侵讖犯北詔領土,戰爭一觸即發。
其實這個小小的關隘,也不算是一場勝利,雙方實力懸殊太大,純粹是單方面的壓制,甚至于屠殺。
那些負隅頑抗,一直留在這里,不走也不愿意臣服的人,只能選擇死。
戰爭的殘酷,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沈君兮盡全力想要保下蕭堂北一家老小,可就算她說服了東楚的鐵血軍隊,蕭家卻是滿門忠烈,不愿屈服。
她將蕭家老小都聚集在了一個院子,讓南宮無言的暗衛看守著,試圖勸說他們歸順。
可爭執間,自然的,也有人認出了沈君兮,這個原本是北詔太后的女子。
血難當頭,他們不會像先前的蕭堂北那般有理智,反而是借著一腔熱血,指著沈君兮的鼻子破口大罵,說她對不起沈家和蕭家的列祖列宗,對不起北詔的百姓。
而沈君兮,疲于解釋,最后也只能說一句,你們認錯人了。
她表現得太過冷血,導致蕭家有些殘余的人,真的以為是自己認錯了。
他們不愿意被俘,盡管沈君兮已經盡全力去做了,可蕭家人就是這么一根筋,到最后,沈君兮只保下了蕭堂北的妻兒。
剩下的人,愿意歸順的也有,抵死反抗的,最后都只有一個結果,消亡。
沈君兮看著這些鮮血,也不能說是當真無感,說到底,她還是牽扯了這么多無辜的人進來。
十四歲那年跟著父親征戰沙場的時候,她也曾畏懼過,害怕鮮血和尸體,可是父親告訴她,那些人都是敵軍,他們是來侵讖犯北詔疆域的,不值得她去同情。
他們所做的不是只會流血,無謂的戰爭,而是一種守護。
守護家國,守護百姓,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所以,沈君兮放下了那些恐懼,拿起了長劍去守護自己的國家,還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
可如今,她卻帶著敵軍入侵故土,殘殺著自己國家的百姓,憑著自己的那份恨意。
守護和殺戮,好似都只是在一念之間。
原本,沈君兮也有過后悔,也想要退縮,可她忽然就聽見了一句話,是蕭家一個旁門婦人說的,她說,想必沈攝也不是什么好東西,養出了沈君兮這么一個女兒。
當初就不該和沈家聯姻,她說沈家是死得其所,蕭子玉也是識人不清。
沈君兮冷冷的笑了,她看著那個女子,笑出了淚。
看吧,這就是沈家拼死守護的百姓,這就是母親的族人。
他們不會去管一個嫁出去的女兒會怎么樣,也不去管同樣流著蕭家血脈的沈君憐是如何尸骨難安,更不會管沈君兮是如何不易,最后登上皇位的人到底是誰,他們就只會效忠。
一根筋的,去堅持自己的忠誠,批判一個受盡創傷被逼著謀反的人。
到底是誰的錯?
沈君兮不想分辨,也不敢去分辨。
早在那個婦人侮辱沈家的時候,她就該明白的,往事如煙,將那些血海深仇放在心上的只有她一個人。
蕭家根本不可能為了一個并不存在的沈家,毀了蕭家百年聲譽。
她為了蕭家所做的一切爭取,好似都成了一場笑話。
可直到最后,沈君兮不管怎么樣在心底暗下決定,都做不到當真看著蕭家人被下令處死。
到最后是南宮無言替她做了決定。
他把蕭家那些沒有抵抗能力的婦孺放了,獨獨選擇了囚禁蕭堂北人。
說到底,蕭堂北是北詔的將領,南宮無言不能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