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東楚皇族,那時的東楚,作為整個中原最富足也最強大的國家,北詔和西襄都難以與其爭鋒。
我是東楚皇的嫡長子,自然而然的也就是東楚的太子,自幼便要比別人學的更多一些,也要努力比旁人更優秀一點。
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母后和父皇滿意,我想快點長大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我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帶著東楚走向富饒。
但其實說到底,我與普通人家的孩子沒什么不同,最開始想要的,不過是父母的疼愛和認可。
我有一個同胞弟弟,喚作無愁,我只比他多生出來幾息時間,可作為他的兄長,他還在母親懷中玩鬧的時候,我就須得每天練武習字,背誦國策兵書了,他身邊仆從成群,和伴讀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我卻因為幾個簡單的字沒有寫好,被母親罰跪在堂前。
我本來覺得,我是哥哥,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我要足夠優秀,才能不辜負母親的期望,才能讓母親臉上多一點笑容。
才能……讓她像對弟弟一樣把我也抱在懷里,對我柔聲細語,而非動輒打罵。
其實母后最開始,對我也還不錯的。
父皇時常夸獎我,說我天資聰穎,是治國之才,母后也總是溫溫笑著的,可等父皇走后,母后就會變了臉色,總能挑出來我的錯處,將我責罵一頓,重則動手。
可她從來不在人前打我,我只當這背后的斥責都是為了我能更好的長大,我努力忍著不痛呼出聲,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變成母親喜歡的樣子。
可我從來沒見母親在人后朝我笑過。
她總是將所有的耐心都留給了我的弟弟,柔聲細語,諄諄善誘。
無愁小小年紀,被她寵溺的十分驕縱,很多時候連我這個太子哥哥也不放在眼里。
我隱約感覺到這樣是不好的,可從不敢在母親面前多說過一句。
我的母后,好像是一個很極端的人,對我要求嚴苛,對無愁關懷備至。
若非我和無愁一母所生,面孔十分相似,我都要以為我不是母后的親兒子。
那個時候,我的貼身宮女就會告訴我,殿下,你是當朝太子,娘娘對你的要求,都是為了你好。
我也天真的以為,母后的毒打都是因為我不夠優秀,都是為了我好。
我一次一次的忍了下來,努力變得更加優秀,想要得到父皇和母后的認可,可母后的毒打卻從未停歇過。
自打我知事以來,便漸漸發現,她的毒打與我如何做幾乎沒有什么關系,全看她的心情。
有的時候,父皇宿在其他娘娘宮中,我就會平白無故惹來一頓毒打。
我像極了母親發泄怒氣的布偶,沒有生氣,任勞任怨,可以讓她肆意侮辱責罵,打著為我好的旗號。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恨上了我的母后。
外面的宮人只知道皇后娘娘如何如何賢明淑德,教子有方,卻從不知道她對我的打壓和逼迫,也看不見她人后對自己的孩子下手有多么毒辣。
那些無知的宮人每夸母后一句,我就要更恨她一點。
恨她自己留不住父皇,恨她深宮寂寞,卻將所有的怨氣和怒火發泄在我一個孩子身上。
可那個時候,我縱然有怨有恨,卻從未過于責怪母后,更沒有將這份怨氣遷怒到無愁身上,無愁是我的親弟弟,他什么都不知道。
他還小,我雖不知道母后為什么只要求我一個人,只會對我動手,可我也明白母后所做的一切與無愁沒有關系,他也不過是個孩子。
直到那年我被罰跪在雪地里,天冷衣單,瑟瑟發抖,無愁卻帶了自己的一群玩伴來看我笑話,說都是因為我太笨才會惹母后生氣,才會被罰跪在這里。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