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縣兵敗,退至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沿海,10月12日遭到明福建總兵胡守仁,率軍襲擊被迫轉移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臺灣府的雞籠城駐扎。
并且又在明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11月初9日,先后進攻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潮州府潮陽縣踏頭埠、饒平縣柘林村、惠來縣靖海備御千戶所、惠州府陸豐縣碣石衛,等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沿海港埠。
使得大明帝國被迫集中水陸主力,一起來圍剿海盜,而海盜首領林鳳,則以潮州府南澳島為根據地,與明軍相持不下。
后因官府斷絕一切沿海物資,讓海盜們無糧可吃被迫修書議和求撫,但明廣東總兵殷正茂,卻不予接納發誓要消滅叛軍。
惹得海盜們為了避開官兵進剿,由海盜首領林鳳,率戰艦62艘攜帶5500余人,南下轉移到呂宋都督府(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駐菲律賓都督府島)并與先期占領了馬尼拉皇家審問院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駐軍展開了激戰。
由于戰場周圍地勢險惡,又加之風向不利,故而海盜首領只好率領船隊退守背山臨河,又可通向大海的邦阿西楠一地,但河口卻被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駐軍封鎖不久。
此刻追剿海盜們的大明潮州府大城備御千戶所把總王望高,率大軍追至馬尼拉皇家審問院,并與圍困海盜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子爵兼菲律賓總督吉多·德·拉維薩雷斯,商定;如果能夠俘虜或殺死林鳳,須將其人或尸體移交到大明朝廷。
另外明大城備御千戶所把總則答應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子爵兼菲律賓總督,手下的使節奧古斯丁會修士馬丁·德拉達,和奧古斯丁會修士赫羅尼莫·馬林,以及兩名大明通事林必秀、陳輝然,和部分士兵一同前往福建承宣布政使司,以便進一步商議通商及宣教之事。
隨后奧古斯丁會修士馬丁·德拉達,一行人在來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后的兩個月中,在兩位大明通事林必秀、陳輝然,的陪同下,拜見了大明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各級地方官吏,并對大明帝國民間進行了實地觀察。
同時還買下了上百種大明圖書,但就在這時,由于大明武將方面久久沒有從菲律賓都督府傳來有關海盜首領林鳳,的任何消息,故此福建承宣布政使司以及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兩地官員們,就開始懷疑奧古斯丁會修士馬丁·德拉達,一行人來華的目地非凡?
于是就將他們遣送回菲律賓都督府島,而事實上海盜首領林鳳,已率部下巧妙地突破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駐軍的包圍,并駛向遼闊的大海。
所以當奧古斯丁會修士馬丁·德拉達,一行人返回菲律賓都督府馬尼拉皇家審問院時,已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拉古斯夫上校弗朗西斯科·德桑德,繼任菲律賓總督之職,他同樣狂熱地主張入侵中大明帝國。
而奧古斯丁會修士馬丁·德拉達,又帶回了的有關大明擁有無盡財富的信息,這更加堅定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拉古斯夫上校兼菲律賓總督弗朗西斯科·德桑德,征服大明的渴望。
尤其是奧古斯丁會修士馬丁·德拉達,從大明帶回的各類圖書,經兩名大明通事林必秀、陳輝然,翻譯成西班牙文后,才使得菲律賓總督在制訂入侵大明的計劃時,有了更充分的依據。
于是菲律賓總督在明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6月初7日,給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國王菲利浦二世,的信中寫到;他已得了大明的地圖、航海圖,以及記載大明國情的各類圖書資料。
其中他還特別指出“西班牙語;大明人不太好戰,且不擅長使用武器(因為沿海多數都是備御千戶所屯田軍戶,就算用也是火器,故此夷人不太了解),只要有200人一伙的海盜就能洗劫一座3萬人的大城,如果王室能夠集合1萬2千人,再加上一部分安土桃山、菲律賓都督府、弗朗基王國,三路雇傭軍,合計不超過2萬5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