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一樣抗倭,名義上他的權利已經架空自己蓋過王權了,再加上李氏朝鮮世子兼撫君司多臥病在床,也讓李氏朝鮮郡王有些看不慣。
然而倭軍仍然盤踞在李氏朝鮮王國的南海岸,故此李氏朝鮮郡王希望大明能夠一鼓作氣地將倭軍逐出李氏朝鮮王國,但明遼東經略宋應昌、明薊遼總督顧養謙,等人卻反而同倭軍議和。
這令李氏朝鮮郡王極為不滿,但對此也無可奈何!畢竟自己麾下朝臣中也有李氏朝鮮領議政柳成龍、李氏朝鮮司諫院正言成渾、李氏朝鮮黃海左道節度使李廷馣,等官員主張議和。
另一邊停留在李氏朝鮮王國沿海南岸的倭軍,正在密謀反擊,由于尚慶右道晉州牧是通往全羅左道的重要門戶,為了打通這個門戶,同時也對隱藏在叢林中的郭再佑義軍起到有效打擊。
故此幕府主帥第八軍左近衛權中將宇喜多秀家,和幕府從四位下侍從兼豐后國小倉城主細川忠興,下達了先攻取尚慶右道昌原大都護府、再攻略尚慶右道晉州牧的指令。
所以李氏朝鮮尚慶右道兵馬節度使兼咸安郡守柳崇仁,死戰防衛咸安郡,卻被倭軍給擊敗,迫不得已逃奔到晉州牧,希望李氏朝鮮晉州牧使金時敏,開城接納。
因為李氏朝鮮尚慶右道兵馬節度使是李氏朝鮮晉州牧的上司,故此他在得知倭軍迫近晉州牧的消息后,又擔心李氏朝鮮尚慶右道兵馬節度使入城后,會導致城中守軍們的號令不一,便拒絕了開城這個要求。
導致李氏朝鮮尚慶右道兵馬節度使最終力戰而死!
事后等倭軍退了,李氏朝鮮晉州牧才出城收拾戰場,還研究了現場遺留下來的倭軍火繩槍,并仿制了170支分配給守城的李氏朝鮮軍隊,讓他們多加訓練,并堅定李氏朝鮮軍定能夠打敗倭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