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虎欄崗的南路明軍,突然收到前方探馬來報,得到的消息居然是→東路明軍劉都督兵敗被殺,李氏朝鮮軍隊也潰敗投降?
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讓明遼東總鎮(zhèn)總兵無論如何也不敢在前進半步了,所以他下令就地扎營,商議作戰(zhàn)方案。
就在此時,中軍帳內(nèi)又沖進來一名手持令旗的士兵,他奉楊經(jīng)略的命令讓南路明軍速速撤退。
聽到這個消息后,李總鎮(zhèn)總兵如獲至寶一樣,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全軍后撤,但卻沒布置好撤退路線,導致各營將領們紛紛按照各自想法撤退,場面十分混亂。
這一幕恰好又被,虎欄崗周圍的后金探馬們得知了軍情,在山上看見南路明軍,如殘兵敗將一般,一路上的隊伍潰不成軍,排不成行,非常適合在后方偷襲。
因此就把軍情上報給了,探馬頭目后金正白旗甲喇額真瓜爾佳·武理堪,得知事情后,他靈機一動立刻讓部下們吹起螺角,并將涼帽掛于弓稍揮舞,眾人一起吶喊擊鼓。
大有作指揮伏兵殺出姿態(tài)?一時間山鳴谷應,恰似臨陣對敵的聲音。
讓前鋒主帥明遼東總鎮(zhèn)總兵及其部將們聽了,眾將皆以為是中了埋伏,頓時嚇得膽戰(zhàn)心驚,不敢停下來應戰(zhàn),只得急忙傳令道“全軍奔襲,速回沈陽中衛(wèi)復命。”
見主帥們都慌了神的騎馬奔跑,麾下的明軍們更是想都沒想,還真以為是東虜建奴韃子殺來了,紛紛加快腳步,后軍踩中軍的,亂作一團各自逃跑。
后金正白旗甲喇額真見狀,趕緊帶領二十名正白旗騎兵,順著逃跑明軍邊騎馬邊揮刀吶喊,沖下山來殺入明軍后隊中。
他們肆無忌憚?chuàng)]刀砍殺逃竄的明軍,殺死四十人,繳獲戰(zhàn)馬五十匹。
至此這場戰(zhàn)爭結束,總共歷時僅五日,由于明軍主力是明山海衛(wèi)總兵杜松,率領的西路明軍,而西路明軍杜總兵麾下,又是在薩爾滸山谷被敵人忽悠兵敗的,所以史稱〈薩爾滸之戰(zhàn)〉明軍大敗~后金勝利!
明軍三路喪師,死傷文武將吏有三百多人、士兵4萬5千8百人,損失戰(zhàn)馬四萬匹,兵器物資甲胄等不計其數(shù)!而后金方面則死傷2萬1千6百人。
明軍失敗的消息,傳到北直隸順天府紫禁城之后,朝廷內(nèi)外一片震驚,也讓朝臣們意識到了建奴的崛起不可輕視,當即就有朝臣上疏彈劾~明遼東經(jīng)略兼兵部左侍郎楊鎬、明遼東總鎮(zhèn)總兵李如柏,這兩人。
同時朝廷內(nèi)部被明都察院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楊鶴,上奏明神宗朱翊鈞,直言彈劾道“楊經(jīng)略誤國,竟胡亂指揮,以致使我大明精銳之師潰敗,三軍陣亡!加上李總鎮(zhèn)總兵與東虜建奴有親戚關系,娶了東虜女子愛新覺羅·額恩哲,為夫人,所以才故意讓遼東鐵騎放慢速度,導致合圍失敗!”
但明神宗還是不理,畢竟自己掏腰包(內(nèi)簾)辛辛苦苦湊出來的大軍,竟然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這令他有點不敢相信,自己正難過著,得好好懲罰一下楊經(jīng)略,至于李總鎮(zhèn)總兵嗎?
這李家向來對朝廷忠心耿耿,前任明太子太師兼寧遠伯李成梁,就為朝廷掃除正北韃靼部以及東北女真各部強大勢力,戍邊有功,其李家大公子明太子太保兼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還為朝廷出征漠南蒙古戰(zhàn)死,雖然有朝中黨爭謀害嫌疑,但自己還是不方便動手,只能把彈劾奏折留中不發(fā)。
眼下明遼東經(jīng)略依舊還在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軍隊救場補過,而不敢回朝請罪,僅有明遼東總鎮(zhèn)總兵回朝。
因李氏家族世代鎮(zhèn)守遼東都指揮使司有功,被明神宗特賜免死,并留在府中永不給參政。
此刻住在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開封府汜水縣,會客樓的明潼關衛(wèi)千總吳俊振,聽完明潼關衛(wèi)把總馬維,的講述之后。
吳俊振又點起了房中的蠟燭,他繼續(xù)問道“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