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記載稱;酋奴老乙可赤陷開原衛,盡屠害軍民六七萬余口,子女財帛搶之一空,殘暴接連五六日。
當然更多的地方軍官們,還是選擇了投降后金,消息很快傳開來,四處逃往的軍民,讓首先最近的葉赫女真部得知建奴攻打開原衛的事,葉赫東西兩城貝勒連忙派出兩千人馬趕赴救援。
可快到開原衛時,得知開原衛已經失守,再加上城外一片荒蕪,只好退兵。
當時南面最近的鐵嶺衛,派出了三千人趕赴救援,可剛到城外還沒列陣,就被守株待兔的后金騎兵殲滅,殘余明軍南逃。
另外鐵嶺衛方向西面的漠南蒙古內喀爾喀五部首領兼炒花部貝勒孛兒只斤·宰賽,聽聞消息后也連忙率領三千人馬前來查看,打算分些戰利品,在看情況行動(幫明還是幫后金?)
同時沈陽中衛方向,明遼東總鎮經略兼兵部左侍郎楊鎬,在探馬以及逃兵中得知開原衛的事情后,他急忙派遣了明鎮遼總兵兼北鎮撫司錦衣衛指揮使李如楨,率軍前來救援。
可都還沒有到達,便在蒲河守御千戶所境內,得到開原衛失守被建奴屠城的事,而不得不退兵。
但最終事實證明,假如開原衛的明軍能夠據城堅守日的話,那么等各路援軍到達,屆時勝負難料,對于明軍來說還是很有利的。
6月22日,開原衛淪陷的消息傳入朝中,明神宗朱翊鈞,以楊經略太無能屢屢喪師,御敵失敗不堪重任為由,將其罷免,后經過內閣與六部尚書的推薦,選舉本來打算前往遼東都指揮使司安撫軍民的明大理寺寺丞兼都察院山東道監察御史熊廷弼,另升他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負責擔任〈遼東總鎮經略〉。
而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熊廷弼,也沒有辜負圣恩,而是欣然接受,慨然從命以盡忠報國,戰死疆場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