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勸道“陛下,咱們不反也已經反了!不東征也已經東征了,眼下咱們雖然拿下山西鎮一帶駐防長城地區,但是總歸不能老待在這吧?請您發句話是繼續北上還是回陜西承宣布政司?”
見眾將們都開口了大順帝也不好當面拒絕,唯有大順丞相站著一言不發,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大順丞相,就詢問道“丞相大人,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當然大順丞相是希望順軍繼續北上的,但又怕說出來讓順帝不高興?可不說嗎?又會讓眾將們寒心!
于是他舉了一個例子很委婉的說道“不知陛下可曾聽過漢末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冀州牧袁紹,命大將軍主簿陳琳,作討曹操檄文之事?然而漢車騎將軍曹操,卻在許都正患頭風,但在『官渡之戰』卻打敗冀州袁軍俘虜了大將軍主簿?”
聽完這個故事之后愚笨的大順帝依舊沒有明白這是什么意思?實際上大順丞相再用此事折射當下告訴大順帝此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舉,亦如當時陳琳被俘時對曹操說的那句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
除了大順帝沒文化聽不懂之外,就連許多順軍將領們也都懵懵懂懂跟聽故事一樣毫不知情!唯有大順右營制將軍李巖,聽出來其中的含義,便上前稟報道“啟奏陛下,丞相大人之意是說我軍目前的局勢已然是強弩之末很難回頭了!一則退就有可能被宣大明軍趁機追殺?二則守則兵力與糧食都不太穩定,拖得久的話倒是讓大明有調兵遣將反撲時間,故此末將遵守丞相大人之意。”
看著眾將都是出兵之意,無奈之下大順帝只好硬著頭皮集合軍隊北上迎戰,正好點將之時大順右營制將軍又請命愿為先鋒,旁邊的紅娘子也就夫唱婦隨一起帶兵在前開路。
未時過了長城開進到朔州衛平原官道上的順軍重甲兵們正有序開進著,忽然間一個士兵就看到了遠處官道上有許多士兵的身影,目測大約有7百步左右?由于官道兩旁許多有榕樹與桂花樹遮擋住視線,故此順軍士兵不太確定右側軍隊到底是敵是友?
但他還是跑去前面對騎馬慢行的大順右營制將軍說道“啟稟右制將軍,小的發現右側有一股軍隊正在往這邊靠近?你看是不是要躲避一下?”
只見大順右營制將軍詢問道“可看清楚對方有多少人馬?”士兵回答道“大約有十營兵力吧?”這話一出大順右營制將軍當場就笑出口,他吩咐士兵把黑虎順字旗與耑字旗給隱蔽了,只留下自己的主帥旗(李)字給對方觀看,并讓士兵埋伏在左右兩翼隨時備戰,自己則帶領本部三百人繼續前進。
此刻對面行軍的大同四衛明軍們也發覺了異樣?明大同左衛指揮使廣襲宗,揮手讓士兵們停下腳步,自己跑去隊伍中間來到明山西行都指揮使戰馬前上報道“行都指揮使大人,前面貌似有流寇旗幟?看樣子他們也正在往咱們這邊靠近,是否要打伏擊?”
驕傲自大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仗著眼下有大同車營與這么多機動部隊,又有火炮營配合,使得他根本就不把流寇放在眼里,便下令道“傳本將命令列隊正面進攻,本將要滅了這支流寇,助長我方軍威。”
于是大同左衛、大同右衛、大同前衛、大同后衛,這四衛明軍開始出列做好戰斗準備,對面意識到危機的大順右營制將軍也加速前進,帶著三百人出現在明軍視線范圍之內,雙方展開了正面對峙,明大同總兵看著流寇才這點人馬就敢在他們面前列陣,不僅讓他懷疑事有蹊蹺?
便對前面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勸說道“行都指揮使大人,流寇才數百人竟然絲毫不畏懼我軍!末將懷疑對方有詐?要小心為妙啊!”
但驕傲輕敵的明山西行都指揮使卻說道“那又如何?本督還會怕他們嗎?傳令弓箭手、火銃手射擊。”話音剛落還沒等傳令兵去通報搖旗官,就見到對面的流寇將領,騎馬緩緩上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