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明京營提督下定決心之后,大順汝侯就打算趁熱打鐵讓他寫信去勸降長子明廣寧前屯衛指揮使吳三鳳、次子明寧遠衛總兵吳三桂、三子明廣寧中前備御千戶吳三輔,這三個駐守在山海衛關外遼東都司邊關的將領。
其實大順汝侯不知道明毅宗早就已經下令讓明寧遠衛總兵入京勤王了,只是因為要保護百姓,所以才導致行進緩慢耽誤時間。
當然他的兩個兄弟明廣寧前屯衛指揮使與明廣寧中前備御千戶,也是打算等吳三桂到的時候一起出發的。
而大順帝又是聽從了大順丞相牛金星,與大順右營制將軍李巖,的建議讓明京營提督寫信的,目地就是想利用明寧遠衛總兵為中心去勸降他的兄弟,包括明山海衛總兵高第,他乃是吳三桂的好友,真可謂是一石三鳥之計。
一旦他們都投降的話,那么大順則可以坐收其成得到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還能有利的做好防御,抵擋東虜南下劫掠邊界。
當然這點在明京營提督的心里,跟明鏡似的他明白,但又不得不這么做!畢竟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在大順國手里控制著,要是違抗圣令后果很嚴重,而且自己次子明寧遠衛總兵的妾室陳圓圓,也還在府中若就這樣死了!估計三桂會做出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出來?
這其中就包括了投降東虜!因為明京營提督曾在遼東都司擔任廣寧中屯衛總兵時多次與東虜交戰過,崇禎四年「大凌河之戰」還被后金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給圍困在大凌河開州屯,還是被忠孝仁義的次子明寧遠衛標統吳三桂,率領本部標兵沖入后金鑲黃旗隊伍中救下了父親明廣寧中屯衛總兵吳襄,而后方督戰的明寧遠衛總兵祖大壽(吳襄的大舅哥?。┮约懊魉E遼督師太子太師孫承宗,只是下令士兵開炮轟炸后金軍,并未派出一兵一卒支援。
也正因為這點才讓吳襄特別痛恨東虜,若非次子相救自己可能死在東虜手里了,所以他痛下決心寫了一封信道“我兒三桂切記,如今天下以不再是大明江山,大順皇帝已然入京成為天下共主,識時務則當速速歸降大順,莫要猶豫!切記、切記?!?
寫完信之后大順汝侯不放心,還拿起書信看了一眼確認沒問題了,才高興的說道“提督大人,真是辛苦你了!布谷這就命人備馬車帶你們入宮?!?
隨即就讓人下去備了幾輛馬車停在吳府門前,待吳府眾人收拾好東西之后就被他帶著啟程回宮,途中大順汝侯還賊心不死故意騎馬走在陳圓圓的馬車旁邊。
使得陳圓圓每次掀開布簾看風景之時,都能見到大順汝侯一臉猥瑣的樣子,讓她覺得很是反感!
走著走著大約過了幾條街道時,前隊的車夫突然拉住繩子喊道“吁!你怎么走路的?長不長眼睛?”
見到前隊馬車停住導致后隊的馬車也停了下來,大順汝侯發現不對勁才立刻上前詢問道“怎么回事?干嘛不走了!”話音剛落就見到有一個少年,慌慌張張的逃走。
本來是件小事只要這個少年認真道歉就行了,誰知他卻跑得比較快而且,從他轉身逃跑的眼神中還流露出殺意,所以大順汝侯氣不過就讓人追上去把他抓住,由于少年對周圍街道不熟悉,在轉了一個彎之后就走進了死胡同里被大順士兵們抓住。
士兵們把他押到大順汝侯的面前讓他下跪認錯,而他卻抬起頭看了看這騎著高頭大馬的將領,傲慢的吐了一口水,罵道“呸!該死的流寇賊將就憑你也配?讓孤下跪!”
一聽到對方自稱(孤)?立刻就讓身邊眾人們大笑道“呵呵!小毛孩子,竟敢用皇太子殿下的稱呼?就不怕掉腦袋嗎?”
然而少年卻昂首挺胸的說道“這就是孤的自稱,怎么還要盜用?”(其實他早就忘了父皇的教誨!讓他出宮之后在外人面前自稱我,誰知早就習慣高高在上身份的他,哪里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