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9月朝廷就升明山東布政司左參政鐵鉉,為〈山東左布政使〉,并改命明山東都指揮使盛庸,代替明曹國公李景隆,繼續抵抗燕軍南侵。
12月初8明安陸侯吳杰、明后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兼北平行都指揮使平安,防兩人防守定州,明山東都指揮使駐扎在剛剛收復的德州衛,明萬全都指揮使徐凱,則屯兵在滄州,三方互為掎角。
燕軍首先襲擊滄州擒獲明萬全都指揮使,奪其輜重進逼濟寧衛,明山東都指揮使立即率軍駐扎在東昌府進行攔擊背城列陣,明燕武親王率軍鐵騎直逼山東明軍的左翼,但山東明軍變換陣形臨危不懼。
接著燕軍又沖其中軍,明山東都指揮使很自信的張開隊列放燕軍進來,再用兵收攏層層包圍,燕軍中軍主將張玉、燕軍北平都指揮僉事朱能,率領兀良哈三衛騎兵來救,與明燕武親王會合拼死突圍而出。
但燕軍中軍主將卻不知燕親王殿下已被救出,仍在陣中沖殺最終力竭被明軍長矛隊包圍刺落下馬而死,時年58歲!
導致燕軍大敗,許多燕軍被明軍火器所傷,只有明燕武親王以數百名騎兵殿后,才能安然退至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館陶縣,可依舊被明山東都指揮使傳令明安陸侯、明北平行都指揮使從真定府抄近路攔截燕軍歸路。
然而待得勝捷報回去朝廷之時,卻遭到了明惠宗的反感與大怒,因為之前自己下令削藩已經逼死了一個十二皇叔明湘獻親王朱柏,眼下要是在害死四皇叔燕武親王朱棣,的話那么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
故此他下了一道詔令去前線,讓圍剿燕軍的明軍們有些懵圈?他的一道圣旨“朕要見到活的叔父押來應天府。”
才因此使得明燕武親王逃過了多次被圍困的劫難,正是明惠宗的這種婦人之仁最終將朝廷推向了深淵。
在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正月由于明軍不敢過多圍攻燕軍,才讓燕軍得以喘息過來,朝廷經過兵部商議不得不重新啟用明兵部左侍郎齊泰、明翰林院大學士黃澄,官復原職留朝參政。
緊跟著明安陸侯、明北平行都指揮使兩人在深州之戰中失利,燕軍才得以返回,在這次戰役中燕軍精銳幾乎喪失殆盡,幸虧明山東都指揮使及時趕到打退燕軍聲威大振,明惠宗親自為此祭廟告捷。
3月燕軍又南出保定府,明山東都指揮使則扎營在夾河,被明燕武親王輕率騎兵來探掠陣而過偷襲側營,氣得明山東都指揮使立刻派遣千名騎兵追擊,還反被燕軍射箭擊退。
雙方交戰過后明山東都指揮使軍持盾而進,明燕武親王則命步兵先攻,騎兵則乘機迅速推進,明山東都指揮使大怒親率軍力戰,斬其燕軍北行都指揮同知譚淵。
而燕軍左軍都指揮使朱能、燕軍萬全都指揮同知張武,等部將也率部殊死戰斗,明燕武親王則以輕騎穿越陣地與燕軍左軍都指揮使會合,明山東都指揮使的援軍明山西行都指揮使莊得、明河南都指揮使皂旗張,等將領戰死,但是燕軍在這一天內也死傷慘重幾乎大敗。
第二天再戰燕軍在東北,明山東都指揮使在西南,從早晨戰至下午雙方互有勝負,待兩軍都已疲憊之時,將士們各自坐下休息。
隨后又開始交戰,忽然東北風大起,飛塵遮蔽天空,燕軍乘風大喊左右橫擊,打得明山東都指揮使大敗逃回德州衛從此氣沮不已,燕軍山東都指揮僉事李遠,在沛縣焚毀明軍運糧船只,使得明軍缺乏糧餉不敢輕易出兵。
燕軍才能繼續組織軍隊大規模南下,敗明山東都指揮使于滹沱河,再敗明安陸侯于藁城,朝廷震怒直接讓明兵部左侍郎在外募師勤王。
當時明燕武親王雖多勝但也損失頗重,而朝廷軍源頗廣不必擔心,燕軍在北平行都指揮使司、山東承宣布政使司一帶所攻下的城邑,等軍撤回后又被朝廷軍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