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月19日被幽禁在西苑的明郕親王歸西而去,皇哥明英宗下詔喪葬悉依親王例,毀其所營造的「壽陵」葬在西山,謚號〈郕戾親王〉以其后宮妃子唐氏等嬪妃一起殉葬。
2月23日在陜西承宣布政使司沔縣守御千戶所境內,有原本屬于北直隸京畿紫禁城宮中的天子上直親軍26衛指揮使司,明府軍前衛指揮使王斌,在明英宗復辟帝位之后就被趕回鄉,故此懷恨在心決心在山中出家為僧,法號〈悟真〉秘密組織流民反抗明廷的統治。
王斌率領流民數千人造反,國號「極樂帝國」、年號〈天繡〉、封部下明府軍前衛鎮撫使周曾,為定天侯,設左右副將、總鎮總兵、衛指揮使、千戶,等官為奪取漢中府地區做準備。
但在燒絕通往漢中府棧道時,遭遇明軍伏擊兵敗,極樂皇帝王斌,被俘犧牲余部投降。
3月初6日明英宗復立皇長子明沂親王朱見深,為〈皇太子殿下〉、封皇次子朱見璘,為「德親王」、封皇五子朱見澍,為「秀親王」、封皇六子朱見澤,為「崇親王」、封皇七子朱見浚,為「吉親王」,其中明皇三子威靈親王朱見湜、明皇四子許悼親王朱見淳,都是早死封國和爵位被移除。
4月21日明襄憲親王朱瞻墡,來朝祝賀太上皇復位之事,明襄憲親王在諸藩王中年齡最長且最賢明,當初明英宗被瓦剌俘虜之時,群臣眾望頗矚于他,明孫皇太后命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取襄親王金符入宮時,他未曾從召,明代宗未即位時,明襄憲親王還曾上書請立皇長子朱見濬,在令明郕親王監國,在招募勇士護衛京師。
明太上皇還京后,他又上書明代宗奏道“宜朝夕問安,率群臣朔望朝見。”
乃至明英宗復辟,明武清侯石亨,明武功伯徐有貞,誣陷明兵部尚書于謙、明東閣大學士王文,以迎立襄親王為詞,才讓明英宗猜疑,后明英宗從宮中得其所上二書證明,又檢查了襄國金符仍在太后閣中,才賜書召襄親王來朝,得知忠心故此所受禮節隆重。
一日在紫禁城宮中便殿赴宴當中,明襄憲親王避席說他在路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開封府宣武衛之時,當地父老攔路說道“河南按察使王槩,賢德卻讓小人誣陷被逮捕入詔獄。”
明英宗聽后馬上讓人釋放了明河南按察使,命其為〈大理寺卿〉并下詔設「襄陽護衛」,在命有司為王營設(壽藏),待明襄憲親王出京之時明英宗又親自送至午門外握手道別。
頓時讓明襄憲親王下跪回拜,明英宗問其有何話要說?只見明襄憲親王頓首說道“天下人望天下大治如饑渴,愿陛下您能省刑獄,少賦稅薄斂。”
明英宗點頭受教目送明襄憲親王車駕出皇城端門才回寢宮。
10月16日明英宗親定文官封贈誥敕例;一品四道、二品、三品三道、四品至五品二道。
11月14日廣西承宣布政使司田州府壯族首領呂趙,私自殺明田州知府岑鑒,占據其地,冒襲知府官職公開反明,自稱〈敵國大將軍〉潛號「太平王」高掛(鳳旗)與明軍衛所軍朱雀旗以及大明天子青龍旗對立,鳴鉦擊鼓攻占向武州,在兵襲恩思府、慶遠府南丹州其勢力壯大,地方州府官兵不敢輕易出擊,朝廷派遣了明武進伯朱瑛,率兵征剿叛軍。
明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11月韃靼太師左丞相兼哈喇慎部首領孛來,進犯陜西承宣布政使司延綏鎮、綏德衛、榆林守御千戶所一帶。
當時以明延綏總鎮總兵兼陜西都指揮同知楊信,為主帥、明右軍都督府署都督僉事張欽,為副帥兩人共同抵御韃靼部鐵騎的進攻,明延綏總鎮總兵在青陽溝堡大戰擊敗敵寇榮獲大捷,明右軍都督府署都督僉事則在野馬澗大破韃靼弓弩手與輕甲步兵,朝廷聞報封楊信為「彰武伯」、張欽為〈右軍都督府署都督同知」鎮守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