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左京大夫認為盡管豐臣聯軍招來了22萬大軍,可上下不齊心不過是幫烏合之眾?
可誰知一出戰就包圍大小田原城并擊敗后北條軍,讓北條家主左京大夫北條氏政,無奈地拔刀切腹自盡,使陸奧國大名伊達政宗,等東北地區諸大名皆歸服,至此攝政關白完成了安土桃山幕府的全國統一。
明萬歷十九年公元1591年3月初8日攝政關白豐臣秀吉,把官位讓給外甥清洲城主豐臣秀次,而豐臣秀吉本人則自稱為「太閣」,但國內被征服的諸部首領以及國主對太閣豐臣秀吉,多多少少都有些怨言,而太閣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們對分封不均的現象,并為削弱各個大名的勢力,他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ii
6月初9日太閣派出使者對馬守宗義智,通告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李昖,表示安土桃山幕府有意于次年(1592年)?春天借道來李氏朝鮮邦交以此來進攻大明帝國,并請李氏朝鮮多多包涵與協助,還致書李氏朝鮮昭敬郡王寫道“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億萬斯年。”
看完書信之后李氏朝鮮昭敬郡王,因久事大明宗主國而回信拒絕倭寇蠻夷的方案。
然而當時李氏朝鮮八道軍隊武備廢弛,再加上李氏朝鮮昭敬郡王重文輕武,朝堂上又有黨派內斗激烈,以致李氏朝鮮軍民不知兵已有二百多年,全國300多個郡縣大多數都沒有設防!
憤怒的太閣豐臣秀吉,不惜調動各州國郡軍隊總計30萬人,分成九個軍隊15萬人渡海至李氏朝鮮八道作戰,10萬作為水軍預備隊,其余5萬人乃是后勤部隊,從此開啟了向大明帝國的征戰史稱〈幕府文祿之役〉、(李氏朝鮮壬辰倭亂)、(大明萬歷朝鮮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