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歸來?又能否獲得勝利?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哎!老夫就送到這里吧!”
此刻隊伍中的吳俊振正在行進著,馬維則加快腳步走上前問道“吳兄,你覺得咱們這次出征勝算有多大呢?”聽到這話吳俊振覺得幾率很大,但是馬維卻不這么認為畢竟他了解明代歷史熟知流寇慣用伎倆!因此他認為得時刻提醒孫督師才行,不然很容易就會兵敗如山倒的。
另一邊的新順王李自成,在得知陜西承宣布政司明軍出關的消息大為震驚,他立刻發布號令讓所轄區域內的順軍加強戒備,隨即傳召順軍將領們來襄京城內商議對策,順軍兵部郎中王家柱、順軍襄京衛左威武將軍高一功、順軍揚武衛果毅將軍白旺,紛紛提出道“啟稟大王,眼下孫傳庭正調集各路大軍圍剿咱們,依我等之見襄京定然是保不住了!唯有統兵北上才是正道?!眎i
但不明真相的新順王就問道“哦,當真要統兵北上?倘若他聯合山西承宣布政司與大寧都司等地的明軍夾擊,那么孤不是死無葬身之地了嗎?”可順軍左輔牛金星,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河南承宣布政司有順軍南陽防御使吳大雁,掌管著南陽府、順軍汝寧防御使金有章,掌管著汝寧府,等等這些地方囤積著不下于20萬兵馬根本沒必要害怕大明。
于是新順王決定率領主力順軍北上河南承宣布政司,但由于軍隊大規模移動導致大本營空虛,再加之河南承宣布政司境內赤地千里特別缺少糧草,這讓新順王聯想到了可以用這個放法把孫督師的兵力引誘過來,畢竟戰線太長不僅順軍缺糧,就連明軍部隊也特別的缺糧食,而新順王采取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既;把部隊分散偷襲明軍,讓明軍找不到他們的主力,然后在把主力部隊駐扎在郟縣以南的地區,把后勤問題留給長途跋涉的明軍,也就是等明軍運糧部隊跟著明軍主力尋找他們時趁機偷襲奪糧食。ii
到了9月28日陜西承宣布政司主力明軍沿著官道一路東征追擊流寇,攻打地方流寇駐軍勢如破竹的收復了河南府首府雒陽縣(因避開明光宗名諱才改洛為雒)。
大軍進城之時明兵部尚書望著城樓上大嘆道“自崇禎十四年福恭親王殿下死后這雒陽縣,在流寇統治下久經風霜想來以不及當年那么風光了!”身邊的明臨洮總兵就說道“督師大人,咱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給福恭親王殿下立一座墓碑呢?”明兵部尚書聽后覺得有理便在城西立了一個(衣冠冢),隨后明軍開始聯系地方官員以確保徹底清理完流寇殘余勢力。
此刻明潼關衛總兵在附近搜查時,特意派出吳俊振與馬維這兩個熟悉附近地帶的人,畢竟之前他倆來過多少了解些情況,吳俊振也不示弱接下命令后就帶領手下5百人在附近搜查,軍營內的馬維也閑不下來他也請命出去搜查,就這樣兩人各自帶兵出營在官道大谷關一帶搜查。ii
馬維出了營就對吳俊振說“吳兄,你看這流寇一見到咱們大軍東征立刻就躲起來不見蹤影!對于我軍來說并不是長久之計啊!十萬大軍糧食就那么一點,要是流寇跟咱們玩捉迷臧那咱可是耗不起的!”吳俊振根據這句話分析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流寇有意而為之,就說道“既然這樣那咱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可馬維不太明白這話是什么意思?吳俊振則解釋道他躲著咱們可以主動出擊把他的地盤端了看他出不出來?
正巧此時分散開的士兵們跑回來稟報道“啟稟千總大人,大谷關內并沒見到有任何敵人駐軍,方圓十里開外都是荒無人煙!”聽到這話吳俊振得意洋洋的笑了,真是連老天爺都幫他?。”憷R維回營向明兵部尚書啟奏道“督師大人,末將查訪了官道附近一帶十里開外并無人煙!有的也只不過平常人家百姓的村莊罷了,末將懇請督師大人火速發兵南下趁敵人不備迅速拿下南陽府與汝寧府”但明兵部尚書摸著胡子猶豫了一下不敢吱聲!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