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身穿儒服的明太常寺少卿吳麟征,在皇城東華門外面遠(yuǎn)遠(yuǎn)的看著街道旁停放的兩具棺材,久久不敢靠近!
站了許多他才離去在召集之前逃難的家屬們,商議道“我輩人都遇險接受命令,我不去做難的又有誰愿意去做?我與你共同合作生死與共,簽訂好條約,不會忘記直到入土的時候,這祖先270多年的歷史,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雖然你也知道錯了!妻兒也在水深火熱之中,我雖身在要位但卻也改變不了什么!按照法令我必須服從,待我死后要用角巾青衫在穿上單衣,用來表達(dá)我的哀愁。”
就這樣明太常寺少卿也準(zhǔn)備解開腰帶上吊自盡,卻被家屬救了下來!眾人圍在一旁哭泣道“待祝孝廉至,一訣可乎?”
實際上明太常寺少卿早在城破之前就用石頭把西直門給堵住了,還招募死士抗擊過流寇,如今要是追究下來他全家必定會遭屠殺,所以他才決定要一死,所以順軍士兵們在挨家挨戶檢查幸存者以及病人之時,基本上大多數(shù)人家都被劫掠,唯獨吳府沒有被動過。ii
順軍士兵們走過府前還贊嘆道“真不愧是好男子,真忠臣也!”
而明戶科左給事中吳甘來,見到滿街都是流寇軍隊四處搜查之際,他禁閉府門題詩在府中大堂上寫著「到底誰遺四海憂,朱旗烈烈鳳城頭。君臣義命乾坤曉,狐鼠干戈風(fēng)雨秋。極目山河空淚血,傷心萍浪一身愁。洵知世局難爭討,愿判忠肝萬古留!」寫完詩句之后他就提起放著的佩刀,先殺死了全府家人,在朝府門外走去。
上前就往街道兩旁的流寇士兵們砍去,左右揮舞著砍死了兩個流寇,卻被流寇長矛兵刺死在街上。
明兵部職方武選清吏司主事金鉉,在皇城國子監(jiān)附近帶領(lǐng)本部最后5百人與搜查到的流寇短兵相接,激戰(zhàn)了一盞茶功夫后,所率明軍全部陣亡!他無奈只得跳入護(hù)城河內(nèi)自盡而死。ii
他的母親、妻子得知消息后,紛紛哭泣道“我等命婦,焉能辱入賊人之手啊!”隨即兩人相繼投井而亡。
其弟金汝潛,替兄長收拾了母親與兄嫂的尸體之后,也隨著一起投井而死!城破躲避戰(zhàn)亂的宮女,有些為了保住貞潔也都成群結(jié)隊自殺或者跳河自盡!
隨同一起殉國的還有;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施邦曜、明大理寺卿凌義渠、明刑部右侍郎孟兆祥、明進(jìn)士孟章明、明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周鳳翔,與他的兩個妾,明翰林院檢討汪偉,與他的夫人耿氏、明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章、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陳良謨,與其妾時氏、明都察院右都副御史陳純德、明太仆寺寺丞申佳允、明吏部員外郎許直、明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成德,與其母張氏、妻張氏及長子成茪。ii
明光祿寺寺丞于騰蛟,與夫人林氏、明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文耀,及妹文莉菊,以及子孫男女共十六人、明惠安伯張慶臻,與全府上下男女老少、明北鎮(zhèn)撫司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王國興、明南鎮(zhèn)撫司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李若珪、明北鎮(zhèn)撫司錦衣衛(wèi)千戶高文采,和一家十七口人。
明順天府知事陳貞達(dá)、明中城副兵馬使姚成、明中書舍人宋天顯、明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滕之所、明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阮文貴、明都察院經(jīng)歷使張應(yīng)選、明順天府經(jīng)歷使毛維、明武學(xué)教授張儒士、明僧錄司左善世張世禧,以及二子、明南鎮(zhèn)撫司錦衣衛(wèi)百戶王崇、明長州生員許琰、明順天府儒學(xué)教授張應(yīng)鉉,等眾官員們此情此景可謂是非常壯烈,可讓成千上萬的降臣們羞愧而死!ii
遺憾的是大順帝為了防止西宮的宋親王以及其余被俘藩王們趁機(jī)脫離自己掌控,所以就沒讓他們前來吊念大明皇帝,還讓人封鎖消息不許他們知道。
如今大順帝在看著前明官員們有些忠烈有些則奸詐,其中明詹事府少詹事項煜,在上香時非但沒有哭泣,反而還指著大行皇帝的靈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