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坐在公堂之上的明歷城知縣看了一眼堂下的男子,立刻詢問道“堂下之人抬起頭來,本官問你,你是在何處發現這具尸體的?”
此刻堂下衣著華麗的秀氣公子回答道“回大人的話,在下今日出門游走之際,突然內急就跑去城西一處廢棄的房子旁方便,卻不料在枯井下面看到了這具尸體!這才上報巡邏的捕快們前來收尸。”
得知女尸是在城西廢棄的枯井發現的?這讓明歷城知縣猜想作案之人,必定是本縣之人?
原因有三,其一;歷城縣是連接濟南衛的一座縣城,各處關卡基本上都是人把守,兇手若想進入本縣行兇并且成功拋尸,那就必須得在夜禁之前,而一般外來人士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知道城西有廢棄枯井,最主要的是從行兇到結束拋尸以及成功撤離,這么短時間內完成的?此人如果不是本縣人那么就是會輕功之人?否則不可能成功躲過夜巡探子。ii
其二;能夠快速作案并且躲過夜巡、拋棄尸體的,必定得熟知縣城周圍路線,而正常情況下只要本縣人或者長期居住者才能熟知。
其三;感于做出此事又能不露一絲風聲之人,也應該是長期居住者了!畢竟外來人作案之后必定會撤離,因為按照大明律強奸乃是死罪。
綜合情況分析犯人一定是本縣人,可經過明歷城知縣這么分析也不太合乎常理啊?因為這樣的推測毫無實際意義!而且凡事都有巧合,故此這個推理不被公堂之內的人所認可,就連寫筆錄的師爺與明歷城主簿容連平,也都覺得這么草草定案似乎有所不妥?
然而明歷城知縣卻還是拿起驚堂木準備拍案退堂,不料關鍵時刻有衙役闖進來,大聲叫喊道“報、啟稟知縣大人剛剛接到消息,濟南衛城外一處山坡上發現一具女尸?”ii
圍觀人群中的吳俊振與劉瑞林聽到還有女尸?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如此膽大包天竟敢接連作案之人必須得抓住斬首才行!
于是在一腔熱血之下吳俊振準備挺身而出參與破案,卻被劉瑞林給拉了回來,他搖搖頭示意不要沖動先看看情況再說!
只見頭戴飛碟帽的士兵用擔架抬上來一具蓋著白布的尸體,看得明歷城知縣很是激動他連忙讓軍醫大夫再去查看一下。
此刻縣衙門口游走的中年老者看到有許多百姓在此圍觀,他絕對有些好奇也湊了上去,還擠過人群從走廊去到公堂后面隔著布簾繼續聽。
軍醫大夫掀開白布發現這具尸體,是被什么尖利物刺穿脖子流血而死!不過從尸體的衣著來看與剛才那具尸體同樣都是有被性侵過的痕跡,那就是穿著服飾不整有明顯被脫下的跡象,最主要的是死者都是長得比較好看的女子。ii
這也就意味著最近歷城縣內出現了采花大盜?根據這條線索明歷城知縣立刻讓人對出入關卡人員進行排查,其次就是調查登記在冊的賬簿看看有沒有什么慣犯流竄到此?
因為古代普通人家遠離家鄉,通行過各州府縣衛所都需要持有地方機構頒發的(路引)才能過關卡,要是拿不出路引或者與之不符的話就要被抓起來盤查了。
但堂下的農夫卻一臉憂愁說道“啟稟知縣大人,草民在草叢里發現這具尸體的時候還撿到了這個!請大人過目?!?
說完農夫就從胸前拿出一枚沾有泥土的發簪,遞了過去交給衙役轉交上去,拿到發簪仔細觀看的知縣大人并沒有發現任何破綻?
這倒是布簾后面的中年老者看得有些著迷?他心里想著;這個發簪如此熟悉?不是我送給漣兒的加冠之物嗎?莫非漣兒與此事有關?ii
越想越害怕的他連忙從幕后走了出來,走到師爺身邊坐下來繼續聽,師爺行了一個禮道“哎喲!小的拜見經…?!?
還沒行禮就被中年老者給打斷讓他坐下來安靜聽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