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在女真族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設置衛所機構。ii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月19日,明太宗親自下令禁止民間海船下海,原有海船全部改為平頭船,所在地方設有(備御千戶所)防止其私自出海,依舊有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塘縣沿海居民私載海船出海遠行西洋貿易,因而為浪人或者賊寇,所轄地區州府縣官員如實奏報朝廷處理。
2月有苦兀女真部首領把刺答哈,忽剌溫兀者首領阿剌孫,腦溫部首領古驢,等人來朝進貢,明太宗一高興便設置了〈奴兒干衛〉管理此處,并以把刺答哈為奴兒干衛指揮使、阿剌孫為奴兒干衛指揮僉事,古驢為奴兒干衛鎮撫,并賜以誥印、冠帶、襲衣及鈔幣等,以此說明黑龍江下游地區歸入大明帝國版圖。
之后明太宗又在斡難河、黑龍江流域的南北地區以及松花江、烏蘇里江、格林河、恒滾河等流域先后設置了120個衛、10個守御千戶所,進一步加強了對該地區的統治。ii
11月因為明太宗在直沽縣為海運商船往來要地位置十分重要,故此設立〈衛〉筑城,而自己也曾是在這里起兵南下的,為了紀念「靖難之役」的勝利,明太宗賜名為〈天津衛〉意謂著此地乃是天子經由之渡口。
故此設置天津衛碼頭巡司屯守直沽縣,由于海運只能抵達直沽縣,再用小船運至北京,故命在天津衛置露屯一千四百所,用來儲蓄物品。
12月又設置了天津左衛碼頭巡司。
之后又派遣使臣去陜西行都指揮使司封原駐守在哈密力的北元肅親王孛兒只斤·安克帖木兒,為大明忠順郡王,又設置哈密衛管理此地。
在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6月15日明太宗派明司禮太監鄭和,帶著27800人乘座62艘寶船下西洋,第一次遠航大明船隊對外宣布天子恩惠安撫邊邦諸國,而西洋諸國也都派遣使者去朝見大明皇帝。ii
在途經麻喏八歇國(滿者伯夷國王維克拉馬法哈納)時,因為該國有戰亂分東、西二王經?;ハ嘟粦穑鬈妭兘涍^之際西王不知情誤以為是東王幫兇,故此派人半路劫殺前隊大明寶船登岸人員,事件發生之后西王得知真相立即就派了使者前來謝罪,明司禮監太監看在西王主動請罪受罰,以及不知情的份上對該事件予以了克制和原諒。
之后在三佛齊國時遇到了搶劫商旅的渤林邦國酋長陳祖義,他見大明寶船上財貨眾多就打起了小算盤,計劃用詐降計攻打明軍船只在殺人奪貨。
此等計謀自然是瞞不過身經百戰的明司禮監太監的,因為他不是宮里面只會佞言的無能太監,而是足智多謀的文人軍師,結果可想而知等他們靠近大明寶船之后,明軍不僅沒混亂反而還以〈布雷船〉用火攻打敗渤林邦海盜軍并活捉渤林邦國王獻給明太宗,當即就被朝廷下令斬首,并在渤林邦國境內設立「舊港宣慰使司」來管理此地。ii
同時琉球山南國王承察度、中山國王察度、山北國王帕尼芝,三王來朝分別被明太宗賜以冠帶、詔書與〈尚姓〉。
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因附屬國安南輔政太師胡季犛,謀害陳順宗陳颙,和陳少宗陳安,徹底滅亡安南陳朝,建立起了安南胡朝改國號為〈大虞〉自稱「國祖章皇」但是并不敢叫(朕)而是叫(矛)后來在陳朝舊臣們的反對下以及害怕大明才讓位給二子開天皇胡漢蒼(他有陳朝宗室血統)故此得到大臣們擁戴。
11月15日明禮部郎中夏止善,奉詔前往安南國,賜封安南開天皇胡查(黎漢蒼)為安南國王還遣使謝恩也得到明太宗的承認。
之后安南國先攻打占城國,兩軍交戰之際占軍節節敗退,不得已上奏請求大明帝國派兵支援,而明使來調解過后安南國同意歸還占城國土,可此時又遇陳朝家奴阮康,謊稱是陳朝后裔陳天平,要朝見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