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外的文武百官們看著更換上冕服的大順帝,一步步從他們面前走過,在掀起蔽膝踏著石階走入武英殿內。
此刻滿懷夢想期待登基的大順帝內心早已是激情澎湃了!唯獨不知情的大臣們還在瞪眼候著,直到大順帝緩慢的走上殿內坐著。
然而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見到身旁有司禮監太監在殿內大聲喊話道“龍入政殿,百官皆跪!”
聲音由宦官們傳遞出去,按照規矩依舊是正四品以上入殿,正四品以下官員全部在外面跪著,同跪的還是被順軍侍衛用刀威脅的前明藩王們以及明皇太子宋親王與三位皇子殿下。
剛入殿的文臣武將們還低著頭,就有宦官傳遞圣旨給大順司禮監秉筆太監杜勛,開始宣讀大順朝廷的開國大典榜文,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大順軍隊入京治理已久,上應天意下合民心,滿朝文武上下一心,故此朕覺得呈天意,特受冕承天子儀式,立國號(順)、年號〈永昌〉朕定不負眾望勵精圖治重整山河,特賜大赦天下,欽此!”ii
圣旨念完之后殿內的前明大臣們都表示非常的驚訝不已!可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大順的文臣武將們就已經扣頭舉手獻媚道“吾皇圣明、吾皇萬歲,臣等參見皇帝陛下,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這樣大順帝李自成,正式在北直隸京畿紫禁城武英殿內登基加冕稱帝,成為了中原皇帝史稱〈大順高祖武皇帝。〉
一旁看傻眼的前明大臣們也只得俯下身子來扣頭獻媚,包括殿外的群臣、藩王以及三位皇子們都被順軍侍衛挾持扣頭。
唯獨只有明皇太子宋親王沒有低下頭,更沒有彎腰,而是抬頭挺胸指著武英殿宮門臺階上大罵道“可惡,大膽李賊爾等讓孤晚上出來,就是為了給你扣頭,助你登基謀逆?孤做不到!休想讓孤給你下跪。”ii
這話一出身邊的順軍侍衛立刻拔出佩刀來對著明皇太子宋親王殿下!
這一幕可把周圍的群臣們給嚇傻了,有些忠義的大臣連忙上前勸阻順軍侍衛,也拉住明皇太子宋親王讓他服軟,但這豈是他的作風?
可是說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堅決不從李賊,絕不向他們低頭,無奈之下在幾位大臣們的私聊勸說下順軍侍衛只得把皇太子宋親王殿下給帶下去。
登基儀式繼續舉行,大殿內加冕為大順天子皇帝陛下的李自成,開始認祖自稱是(黨項人西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的直系后裔屬于北魏鮮卑拓跋氏,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夏州節度使李思恭,既;拓跋思恭,的子孫后代。)
還追封西夏太祖神武皇帝李繼遷,為祖先又追尊七代李氏先祖考妣皆為皇帝、帝后,圣旨頒發之后大順高皇后就換上了出場后宮最華麗的禮服,冠服之一的「翟衣」頭戴九龍四鳳冠、服飾圖繡12只翟鳥,端莊大氣盡顯皇后霸氣。ii
尾隨著的還有被大順帝追封為竇美儀的妃子,出現在武英殿內向自己夫君行禮跪拜,可謂是給足了大順帝的面子,也讓他體驗到了真正當皇帝被萬人朝拜的感覺。
不過大順帝還遠遠覺得不夠?因為他如今已經占據中原,而南方也基本都在囊中,是不是得向天宣布祭祀什么的?
恰好這個時候前明翰林院侍讀項煜,(現任大順太常寺丞)上前提議道“陛下,既然如今您加冕登基了,那不如也學學歷朝歷代有為之君去泰山封禪,您看如何?”
殿內投降的前明山西督學左參議,現任大順兵部右侍郎黎志升,上前說道“啟奏陛下,臣認為公認泰山封禪恐有不妥!自古以來從秦皇漢武祭祀都是有大事才去,而我朝剛剛成立穩定北方,如此時祭祀無疑是大忌!恐怕對朝廷對江山社稷不利啊?”ii
話雖如此但是大順帝心里早有打算,名為祭祀泰山!實際上卻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