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6日傍晚皇帝御駕抵達寬河與敵人相遇,明宣宗親自出戰射其前鋒斬殺三人,在將左右鐵騎分為兩翼夾攻敵軍,大勝斬其兀良哈三衛叛軍首領,繳獲軍器馬駝不計其數大意而歸。
由于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安南國事件的結束,導致諸番國遠者猶未朝貢,故此在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6月初9日,明宣宗命明司禮監太監鄭和,重下西洋出使;忽魯磨斯國、錫蘭國、古里國、滿剌加國、柯枝國、卜剌哇國、木骨都束國、喃渤利國、蘇門答剌國、剌撒國、溜山國、阿魯國、甘巴里國、阿丹國、佐法兒國、竹步國、加異勒國,等二十國以及舊港宣慰使司,據〈天方至圣實錄〉等書記載此行。
于是明司禮監太監親率大型寶船61艘、2萬7千5百50人作為第七次遠航,船隊從南直隸應天府南京城龍灣縣起航,兩天后到劉達家港。ii
6月15日因之前曲先衛部族叛亂之事,明宣宗特命明西寧衛指揮僉事史昭,為大將,明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趙安、明大寧都指揮使王彧,為左、右參將,在與明司禮監太監王安、王瑾,一道督率西寧衛以及安定衛、罕東衛、河州衛,等地兵馬前去討伐。
同時朝廷為了防止韃靼部南下,特此把開平衛內遷至獨石從而棄地三百里,做到收縮疆域有效的利用長城地帶來抵御韃靼部入侵,也是自永樂年間放棄東勝衛以來第二次內遷與北虜的戰線。
7月27日明宣宗還曾因制造舟船等事下詔,隨行的宦官有;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等人根據明代〈前聞記·下西洋〉記載,里面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工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ii
9月初8日明宣宗始于各布政司衙門專設〈巡撫〉擢明吏部稽勛清吏司郎中趙新,為吏部右侍郎巡撫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兵部車架清吏司郎中趙倫,為戶部右侍郎巡撫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禮部員外郎吳政,為禮部右侍郎巡撫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明都察院監察御史于謙,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與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刑部員外郎曹弘,為刑部右侍郎巡撫北直隸與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明越親王府左長史周忱,為工部右侍郎巡撫南直隸總督稅糧安撫地方。
然而此時巡撫之設仍有臨時派遣性質,事畢復命未劃有固定地區,為防辦事不利不準攜帶眷屬。
10月初8日大明韃靼和寧郡王進犯遼東都指揮使司劫掠,被明遼海衛指揮同知皇甫斌,聞訊急忙趕赴密城東峪抗敵,他身先士卒從清晨激戰到黃昏,箭盡援絕就連彈藥也都打完了最終被北虜韃靼步兵揮刀砍殺!其子明遼海衛鎮撫皇甫弼,以身護父一同戰死。ii
隨之而來的是遼東鎮都司府內的定遼6衛〈定遼中衛、定遼左衛、定遼右衛、定遼前衛、定遼后衛、定遼衛〉與明三萬衛千戶吳貴、明三萬衛百戶毛觀,驍勇異常沖鋒在前皆力戰而死,最后援軍到來迫使韃靼和寧郡王撤退。
12月27日明西寧衛指揮僉事等率兵到達曲先衛,嚇得明曲先衛指揮使散即思,直接逃竄其黨羽明曲先衛千戶苦先·脫脫不花,等則出擊迎戰明軍卻被明軍左右包圍攻擊,擊殺敵人眾多并生擒明曲先衛千戶與男子、婦女三百四十余人,繳獲駝馬、牛羊無數。
嚇破膽的明曲先衛指揮使素來狡詐驃悍,假意上表臣服得到了明宣宗的寬恕,但他卻仍繼續做惡不肯悔改,見人畜損失慘重后悔恐懼打算再次劫掠。
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明宣宗因獲悉滿剌加國王欲親自前來大明朝貢但被暹羅國阻礙,故此特令明司禮監太監鄭和,向暹羅國王傳達敕諭,要求暹羅國與鄰為善。ii
2月26日,明軍船隊到達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長樂縣巡檢寨司進行遠航前的準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