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費爾法克斯,的騎兵剛剛被擊敗之處,但是這次王軍騎兵他們遇到的卻是國會軍中將本部騎兵。ii
大約亥時晚上10點會戰結束。
至此王軍部隊被迅速地擊潰了,而國會軍中將則指揮得勝之師,馬不停蹄地與思可齊亞步兵一同向王軍步兵沖殺過去。
讓王軍的一個僅次于王軍騎兵司令的將領戰死,導致大部分的王軍在夜色中逃散撤退,此次王軍總共投入兵力1萬5千人(騎兵7000人),死亡3264人、被俘1637人。
史稱「馬斯頓荒原戰役」是斯圖亞特王朝(英格蘭大不列顛王國)資產階級革命時,國會軍同國王軍隊之間的一次著名戰役。
同時也是斯圖亞特王朝內戰的轉折點,它扭轉了國會軍連連失利的局面,從此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這次會戰也是國會軍中將奧利弗·克倫威爾,一生的轉折點,他對取得會戰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由于他指揮的騎兵在馬斯頓荒原戰役中取得勝利后,最終樹立了國會軍中將的軍威,他的部隊從此也以〈鐵騎軍〉聞名全國。
與此同時北直隸紫禁城內有大批前明官員,因東虜建奴入關之初占據帝都,且沒有什么大的威信與號召力,故此大明北直隸的官員,起初普遍對滿清統治者沒有多大的好感。
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在當時來說東虜建奴韃子可是異族,又與大明帝國打了幾十年架,在形勢尚未明朗之前,任何大明官員就算是臉皮再厚,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腦袋,所以在東虜韃子進入京師后,有一大批官紳漢人士大夫不愿出仕清廷門下,紛紛選擇南下前去投靠即位不久的大明安宗福王弘光帝朱由崧。
這使得紫禁城內的滿清皇父攝政王有些坐不住了!他為了穩住這些前明官員以及收攏人心,為己所用一致對外,便下令將前朝的制度進行改革,指大順留下來的制度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