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皇太后的薨逝,所以才給整個朝堂帶來了短暫的平靜,還是因著太子已經漸現敗績,為了不讓厲帝震怒所以壽王才安分守己,反正如今的朝堂至少沒有太大的風浪。
就連后宮里面也是風平浪靜,徐后的身體一好,慧賢妃就十分聰明的把鳳印歸還于徐后。因著此舉徐后自然是對慧賢妃另眼相看,特意向厲帝請旨晉封賢妃為貴妃。
因為前些日子葉臨宸在為太皇太后守孝期間的表現,實在讓人贊嘆再加上這個兒子辦事越發妥帖,厲帝對于要晉封慧賢妃為貴妃一事自然沒有異議。一時間在后宮里慧貴妃風頭無幾,徐后有也因著賢良大度受了厲帝夸贊。
不過慧貴妃并沒有因此恃寵生嬌,反倒是越發對徐后恭肅起來,每日晨昏定省不敢懈怠。同樣是熾手可熱對象是那位居在蓬萊宮中的敏貴人孟氏入宮這么久以來頭次得了皇帝臨幸,不過臨幸歸臨幸封號位分也未曾有過變化,只是得了厲帝象征性的賞賜。
雖然如此但是因為風頭無幾的慧貴妃與敏貴人同住一宮,是以上門拜訪的妃子也對敏貴人極為禮遇。
隨著壽王一黨暫時偃旗息鼓,不在打壓太子一黨。太子一黨也有了喘息布局的機會。如今的朝堂看上去平靜無波,實則內里恐怕已經是暗流涌動。只待時機成熟,好一舉多得。
作為壽王謀士的謝瑤光也很清楚如今清閑的日子恐怕只是短暫的,壽王一定在暗地里謀劃什么而那個計劃一定能讓太子萬劫不復。
自打太皇太后薨逝以后,不知何故江南一帶就過上了冬雨連綿的日子,整個京城都攏在一片濕漉漉的氣息里無端叫人厭煩。這種極端的天氣在百姓心中激起了恐慌,民間已經傳出了不少流言蜚語說是因為厲帝失德無道激怒了上蒼才會無端降下災禍。
本就不相信鬼神的厲帝聽了此流言后勃然大怒要求太子即刻派人徹查此事,此旨意一下京中人人自危生怕自己被太子拿去做替罪羊。一時間找不出流言源頭的太子在厲帝的催促下胡亂抓了幾個乘勢作亂的刁民懲戒一番后京中流言才稍有平息。
可是沒想到的是幾日后一場突如起來暴雨席卷了整個京城,連帶著京城附近幾個水庫的水都往上漲了好幾寸。
但是因著往年大雨時,水庫也曾漲過水也沒見出過什么事情,是以倒也沒人在意。可是誰又能料到這場暴雨帶來的居然是滅頂之災呢?
剛從謝家商鋪回來的謝瑤光懶散地靠在廊廡下軟椅上,雨水順著瓦上紋路滑下匯成密集的雨簾。謝瑤光抬首望著雨簾不知在想些什么,許是覺得太過乏味起身移步回到了屋內。
暖烘烘的屋內和屋外暴雨傾盆之景形成了鮮明對比,將窗戶推開一小點后。謝瑤光行至書案前處理起堆積了幾日的事務,讀到太子因為京中流言又遲遲找不到流言源頭的情況下,又迫于厲帝壓力下隨意抓了幾個老實農人,將他們屈打成招不說還要這些農人承認自己是得了壽王的手下人好處才在京中四處散播謠言。事后還非要給這些農人安了個乘勢作亂的罪名,以刁民的名義嚴懲一番后要他們乖乖閉嘴。
那些個農人迫于太子權勢自然是敢怒不敢言,只得將此事埋在心里以免招來殺身之禍。
“小姐,這是韋老前幾日新配的藥。奴婢已經熬好了。”朱雀端著褚漆木盤踏入屋內,見屋內碳火將息又往里面添了幾塊銀絲碳后,將藥碗遞給謝瑤光睇了眼窗外雨簾忍不住抱怨道“這雨都下了這么久,怎么還不見停。奴婢只怕再下去,小姐您那幾箱衣物怕是都要因為發霉而哭泣起來。”
聞言謝瑤光放下藥盞,斜眄朱雀一眸掀唇道“你這話說的怪嚇人的,因為發霉他們就要哭泣的話。若是我將它們關在不見天日的牢籠里,關個一年半載的它們豈不是要變做鬼魅來尋我?”
“嘻,小姐您英武著呢!即便那些衣物變作鬼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