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場比賽,樂視體育組建了極其龐大的解說團隊,考慮到球迷的眾口難調,本場比賽的轉播有多路的解說,主線路是由黃劍祥領隊,張升的老朋友李鋼加上天津名宿于根偉三人搭檔,分線路更是選擇多多,有李欣董路的相聲解說,有專門的粵語解說
但是他們現在無一例外的都是一臉的焦急。
“這樣太被動了。”,黃劍祥恨不得現在就幫佩蘭把人換了,“防守反擊,防守反擊,只防守沒有反擊,最終肯定沒戲。中場的秦明浩,鋒線上的聶江被分割的很開,必須有另外的球員來幫他們做球分擔火力。”
“后場放了太多銀,想分擔太難了。”,同樣著急的李鋼一口的東北普通話,如果是其他時候,大家會絕對好笑,現在卻誰也沒心思去理這些。
解說們很急,佩蘭此時卻覺得很滿意,上半場比賽已經過去三十多分鐘了,比分仍然是0:0,保證上半場不丟球的預期目標指日可待。
從接手中國國家隊之后,佩蘭率領的隊伍防守一向都很穩健,中場的防守強度是球隊能夠躋身十二強賽的保證。
佩蘭的想法也不能說有多大的錯誤,不管是之前接手時候的亞洲杯還是后來的預選賽加熱身賽,能徹底沖垮中國隊防線的很少。
可是他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十二強賽的比賽強度遠超他的想象。
上半場四十分鐘的時候,疲于防守的中國隊明顯球員體能出了問題,這樣的情況在近幾年來可謂非常的罕見。
這幾年中超聯賽遠比歷史上高水平的比賽,讓絕大部分的國內球員都習慣了亞洲層面高水平的對抗強度,而能入選中國國家隊的球員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守住上半場,拖完下半場,佩蘭的想法很好,然而他國家隊主教練層面的經驗不足的缺點一下就暴露了經歷過和沒經歷過預選賽第二階段是有很大區別的,沒有那種為了世界杯名額付出一切,為了國家榮譽貢獻所有的氛圍,你永遠也體會不到這樣的環境在體能上的消耗有多大。
當佩蘭還以為上半場的這最后幾分鐘自己能夠平穩度過時,韓國隊居然在高強度的四十分鐘比賽后,發力提高了節奏。
第四十一分鐘時,孫興慜和隊友在連續的配合傳球后,在左路的突然高速啟動變向讓體能已經出問題的張林鵬完全沒有辦法,這次突破換來了張林鵬的一個戰術犯規加一張黃牌,韓國隊也獲得了禁區前一個位置極佳的任意球機會。
雖然李云在禁區里的頭球解圍守住了韓國隊的這個任意球,但是作為唯一能夠在后防線上出球,將中國隊防線稍微壓出去點的他不得不頻繁的去幫身上有黃牌的張林鵬補位,中國隊的防守被壓得更扁了。
中國隊的窘境幾名解說也是看得非常的明白。
“守住啊。上半場就最后五分鐘不到了。”,黃劍祥急得不行,“聶江都跑到半場來防守了,反擊怎么辦?”
李鋼接過話頭“先守住吧,下半場肯定要調整。”
一直話很少的于根偉也插了一句“日韓球隊半場結束前的三板斧是他們的老套路了,當初我們和他們打,他們就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佩蘭教練應該有所準備才對。”
而此時韓國隊那邊的解說則是不停在給自己的隊伍加油“他們的體能出現問題了。這是中國隊的老毛病,我們要抓住這樣的機會。”
就在解說的分析聲中,韓國隊打出了一次粗中有細的進攻組合,先是孫興慜在左路吸引了張林鵬,李云甚至是鄭志的防守,接著他依靠強大的個人能力,抗住防守就球準確的分給了接應的吳宰碩,后者快速的把球分到了右邊,而此時的中國隊左路,只有舒俊一個人在防守。
如果說張林鵬還能依靠自己的身體,拼命的對抗孫興慜,勉強的守一守,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