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戰打的驚天動地,在山西的忻口會戰接近尾聲。總之還是,兩場戰斗打的還行,只不過沒有達到作戰要求。暫時敗退而已,上海一戰暴露出來很多的問題,韓國雖然是以情報部門參與進去的,但是最后還是要追究所有人的責任。
“孫元良他自己擅離職守,為什么要治我們情報部門的過失?說他擅離職守都算是抬舉他了,沒說他臨陣脫逃就不錯了。前方幾個師被團團圍困,不去解救,反而是不斷的再議!”
“但是長官部那邊需要找一個臺階下,那就只能是找我們情報部門了。”
韓國感覺自己這幫人就是專門來背鍋的,前線將士浴血拼殺,結果到頭來失敗的責任還是歸咎到情報身上。能給的情報已經都給了,這些將軍在有些計劃上還詢問自己這個情報部門的負責人,老子不是打仗的!
“可是上級已經把處分下來了,除了嚴懲主要負責人,也并沒有提具體的措施。”
“好!這個事情我忍了,下次別想把鍋蓋在我們頭上!”
淞滬一戰這時候已經接近尾聲了,忻口會戰已經徹底結束了。但是不管從實際影響或者戰果上來說,兩場戰役都是失敗了,給了國人民高昂的士氣以沉重的打擊。因為我們取得的戰果是不匹配的,不相等的。
以前是沒有徹底的認識,沒有做好評估的工作,現在國的人民和軍隊都見識到了日本人的戰斗力和殘暴。戰斗力的差距是國家工業上的差距,韓城這邊也在收集著各種信息,匯總成一份重要的戰報。
在戰場上,一個營的戰士不斷的從戰場上撿起來那些被炸的支離破碎的肢體,勉強的分辨出自己人的軍服給湊成一個人的樣子,然后入土為安。起初很多戰士有的有一些悲傷,有的干脆直接嘔吐了,沒有人去批評他們,也沒有人關注他們。
他們大部分人似乎體會到,現在自己的行為是不妥的,你可以看到很多戰士強忍著對于殘肢的惡心,把一個個曾經活躍在戰場上的中人埋到土里。時間長了,所有人都習慣了,都麻木了。韓城也麻木了,曾經多少次看著網站上的數字是那么少,但是到了戰場上是那么多。
他們曾經努力挖掘的戰壕最后都成了他們最后的歸宿,原本韓城還想去統計一下死去的人數,但是數到1000的時候,他不想再數下去了。不管怎么說,這些都是中國國防力量的損失,這么多人到了最后就成一個數字。
“一會咱們收隊,準備回去,這么多死人,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弄完的。”
忻口那么大的地方,這里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在樹上你看到具體的行軍路線,但是你看不到原本就在各個重要地方的駐軍和小部隊。死去的人數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沒有這些人的犧牲,山西恐怕盡入敵手。
“參謀長,咱們再晚一點再回去吧,我們想多埋幾個。”
“不行,晚上了,鬼子他們就不會注意嗎?現在放下手里的工具,集合隊伍,立刻回去!”
如果沒有敵人,韓城也想繼續下去。但是,現在并不是合適的時候,至少晚上不行。本來說給營的人一個對戰爭的正確認識,現在看來刺激有些大了,所有人都沉默不語,也不知道他們各自都想著什么。
“參謀長,咱們是不是刺激有些過了,我看同志們都士氣低沉了。”
“低沉了好啊,這樣他們就知道他們面對的是怎樣的敵人了。”
這樣做其實風險很大的,但是為了讓這幫小子能夠留下來命,只能這樣做了。
“可是……會不會有怯戰的想法呢?”
“有這個想法是好事,就看我們怎么運用了,運用得好,咱們的每一個戰士都能在戰爭中迅速成長。打仗不惜命,還打什么仗,那不就是送死嗎?”
“可是報紙上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