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槍手還要再經過一輪選拔才會擁有專用子彈,因為不僅要槍法準,也需要能夠盡可能的少,這樣才能供得上消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專用子彈都是金屬的,普通子彈就是玻璃的,這是特供。
看著手里的黑色火藥,韓城也想不到其他的辦法來減少煙和殘渣的出現,最終的辦法可能只是研發無煙火藥了。無煙火藥最大的優點就是無煙,殘渣少,如果光憑借威力的話,那就叫大威力火藥了。黑火藥反應后有硫化鉀殘渣,這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完氣化就不能含有金屬鹽,但是以現在的工藝是不可能的。
為什么敢直接替換掉其中的無煙火藥而使用黑火藥呢,原因就是縱觀歷史來說,現在的步槍子彈依舊是使用的是一戰的規格,只不過是替換了其中的火藥。能打的出去,有威力,這就已經滿足需求了。
大口徑彈藥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容納更多的黑火藥,從而使子彈的射程變得更遠,只要這一套框架內的東西變得不多,黑火藥依舊是可以滿足需求的。
小規模的話其實是可以用硝酸鹽類的火藥,但是現在根據地是一窮二白,根本無法生產這些化工原料,想生產還得另尋辦法。更關鍵的一點,就是產量問題,沒辦法大規模的生產,無法對戰局進行改變。
毛瑟、馬亨的黑火藥版初速可是400s+,77x56的李梅克福更是高達560s(它的第一代無煙火藥版本也僅僅是把初速提高到區區600s而已)。不要說什么打不死人,只要是生產合格的東西,木頭桿子都能捅死人。
更何況現在在火藥里加料了,燃燒速度更快,原則上,質量相同的情況下,總表面積越大,燃速越快。更重要的是注意分量,放的太多,那就是個手雷。
裝填好的子彈擺在桌子上,現在的彈頭部是照著重尖彈的樣子造的,之前可是按照圓頭彈設計的,初速低,,射程近,彈道彎曲。在抗日劇里最常見的反而是后面出現的重尖彈,漢陽造也打重尖彈,漢陽八八式步槍或其原型的 88,但需要改造舊槍膛部或一開始在制槍機器上改造以適應。
兩種子彈都能打的是中正式步槍、二四式重機槍、zb26式輕機槍和三十節式重機槍。韓城在制造之處就已經做好準備了,所以部隊裝備的槍基本上兩種子彈都是可以打的。
換成尖頭的彈頭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準確性,和更遠的射程。這些神槍手出擊一次,就能夠通過遠距離射擊射殺敵人,這也是未來緊張局勢新的消耗戰,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