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小數目,當初設計的量,也不過是每個月100多斤。1000多斤怎么辦,摻石灰嗎?”
藥物不是子彈,質量差點兒沒關系,藥物質量可不能差,一旦藥物質量差,藥效就下來,甚至說會危害生命。
“這都是哪兒來的人?張口就來個1000斤。”
“據說是在蘇聯留過學,還在前線的戰斗中打過仗。”
韓城聽了也不屑一顧,蘇聯的經驗能用的中國市場的不多。比如這種作坊式的生產,再怎么玩出花來也不會完成工業化生產,這畢竟不是做菜,幾樣放在鍋里炒炒就可以了。
“拉倒吧!蘇聯的戰爭和這個戰爭根本不是一個等級。咱們面臨的是不一般的戰爭,比蘇聯的戰爭更殘酷,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槍械彈藥。”
沒有合適的生產設備,根本無法滿足彈藥的消耗,更別提一些簡單的火炮。迫擊炮根據地也造不出來,不僅材料過不去,生產工藝更過不去。用鐵錘可敲不出來炮管,用雙手可造不出來炮彈。
“這些人都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這些都是上級指派過來的,都是從蘇聯留學的人,說他們有足夠的經驗,能力也非常出眾。”
“這么出眾的話讓他們搞吧,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他們得負責,我能做什么呢?”
這些事情管不了,估計到出事才能管,主要生產工人沒有換,其他什么都好說。不過現在韓城也在準備一個事情,就是迫擊炮的研發,部隊急需一種重型火力,對敵人的工事造成威脅。
迫擊炮可能是唯一的手段,也會是唯一的重型火力。日本人現在已經開始深入的控制自己的區域,修理炮樓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城門附近,已經開始修理一些碉堡了,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城門的第二次被炸開。
碉堡的話沒有有效的手段,不可能一群人拼著性命往上沖,炸藥包不僅要有,炮火也應該具備了。這樣的工事應該用炮火直接掀翻,而不是用人命往上填,不過根據地的火力還是太弱了,每個迫擊炮炮彈只有十五發,想要形成有力的打擊,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