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并沒有直接從延安坐飛機到重慶,而是跟隨一個同志,直接來到了胡宗南的地盤。這對于韓國來說,是一次新奇的體驗,這是到了保姆的地盤,發展壯大可不僅僅靠的自己,也是靠對手。
“胡將軍已經安排好飛機了,到時候你們可以乘坐專機,直接抵達重慶。”
秘書處的文書帶著韓城來到了機場旁邊的一個房間里,在這里,他們將進行一個臨時的休息,然后等待飛機加好油之后直飛重慶。
一同前來的其實不只是韓城,還有一部分偽裝的人員,但是還不清楚具體是偽裝誰,又是掩護誰飛往重慶。反正這是社會部和政治部的事情,有些事情你覺得有些問題是不需要花錢的,但是這個錢是非花不可的。
比如美玲夫人要去一趟美國,空軍就要派出七家運輸機來迷惑日本空軍,往往能夠回來的飛機除了美玲夫人的飛機,可能只剩下一兩架而已。
“同志,您好。”
韓城和一同前來的同志打了一聲招呼,這些陪同自己的同志也是一臉的和善,也不愛說話。韓城也理解他們的顧慮,他們的任務都是保密的,自然是不能夠隨意的開口了。
“你好。”
他們不說,韓城也不問,問多了都是事情。反正就是盡快休息,等到飛機加好油之后就要直飛重慶了。胡宗南的地盤為什么會有飛機場呢,那是蔣校長看重啊,手底下最好的一個學生,事事都聽自己的。雖然說從來沒有打過勝仗,但是人家能一路高升憑借的都是自己的實力,這年頭沒有兩把刷子都活不下來的。
“韓城同志,我有個問題,你說武器裝備對戰斗力影響大還是個人對戰斗力影響大呢?”
隨行而來的一個文書有些疑問的說道,其實現在部隊內對于武器論還是個人論的爭論也不小,特別是韓城的部隊,他們充分的嘗到了滿彈藥的好處和迫擊炮平推的好處。
“我覺得相對于武器來說,人的能力還是占大頭,武器說到底還是協助戰士的,并不能搞一個為武器論出來。武器對于日后的作戰當然是十分重要的,沒有好的武器,沒有優秀的戰士,就不能達到作戰目的,也不能更快的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可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這是數千萬中國人為之努力奮斗的,日本人為了徹底的控制東北,在東北推行日語,目的就是消滅本土的文化語言,讓東北變成第二個日本國土。
其實這一個策略在朝鮮搞得特別成功,在抗戰后期的日本部隊有很多是從朝鮮征得朝鮮士兵,因為他們比日本人更狠。同時呢,他們的思想和語言早就被日本人所同化了,在后世的韓國電視劇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和日本相通的事情,從公司的形式到日常生活。
歷史上來說,朝鮮和中國是接壤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最接近中國的。結果呢?從喝酒到跪坐,有幾個像是從宗主國來的呢?
這證明了什么呢?大部分國民的整體放棄,而不是大部分國民的反抗。日本人在東北殖民了很長時間了,但是在東北依舊活躍著反抗力量,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底氣和骨氣。
“你說現在咱們什么時候能夠趕跑日本人呢?”
“額……快了,快了。”
韓城也不好說,同志們,還有七八年的時間日本人就要投降了,咱們一定要努力啊。你說會不會直接把你當成神經病抓起來,從重慶到延安都已經做好了長期斗爭的準備,一旦重慶被攻破了,國民政府又將轉移到西康,甚至更西邊。
對于轉移的準備,國民政府是時刻準備著,他們在正面戰場上節節抵抗,是要消耗日本人的精銳力量。但是中日之間的軍力之差怎能是一個節節抵抗就能消耗結束的呢?是一個農業國和正兒八經的帝國列強打,盡管日本人算是一個末流的帝